-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 业 昆虫学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仵 均 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电话:029(办)
E-mail:junxw@nwsuaf.edu.cn
第十五章
蛀 果 害 虫
蛀果害虫指害虫以蛀入果实的方式给作
物造成危害,包括小麦吸浆虫、棉铃虫、烟
夜蛾、豆类食心虫、果树上的食心虫等。这
类害虫危害作物的果实,直接造成的经济损
失最大。
学习重点
小麦吸浆虫
棉铃虫
桃小食心虫
第一节 小麦吸浆虫
wheat blossom midge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害虫。危害小麦的
吸浆虫有两种,即:
麦红吸浆虫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
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
两者均属双翅目,瘿蚊科。
瘿蚊科
•成虫纤细,触角
细长,念珠状。
前翅仅3~5条纵
脉,基部仅1闭室。
•幼虫纺锤形,中
胸腹板上有一剑
骨片。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
和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幼虫的主要区别
一、分布与危害
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分布于亚、欧、美3大
洲主要小麦产区。国内主要发生在北纬31~35°之
间的黄河、淮河流域冬小麦主产区。小麦吸浆虫以
幼虫危害小麦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
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此
外,亦可危害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作物及鹅
冠草等杂草。
小麦吸浆虫的世界分布
20世纪50年代调查,在我国小麦吸浆虫分
布于浙、赣、苏、皖、豫、冀、鄂、川、贵、
晋、陕、甘、青、宁、蒙等16个省(市、自治
区),共计287个县市(周尧,1956;杨平澜,
1959)。
50年代小麦吸浆虫在我国的分布
70年代中期,福建沙县(北纬26度24分)发
现小麦吸浆虫危害,经鉴定种类为麦红吸浆虫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专业,1975);1990年,山
东鱼台发现吸浆虫危害,这是山东省首次报道
(郭振宗等,1991)。截至20世纪末,全国已有
浙、赣、苏、皖、豫、冀、鄂、川、贵、晋、陕、
甘、青、宁、蒙、湘、鲁、闽、沪、京、以及东
北三省等23个省(市、区)报道有小麦吸浆虫的
发生危害。
80年代小麦吸浆虫在我国的分布
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2001年,河北南和县小麦吸浆虫大发生,剥
穗检查每穗最多幼虫量达173头,平均50~120头;
每粒最多幼虫量达34头。2002年,小麦吸浆虫发
生更为严重,小麦孕穗期经药剂防治后,死亡幼
虫铺满了地面。据当地植保植检站调查,最高虫
口密度达到了1200多头/样方(10×10厘米)。
2004年6月初,笔者在河北徐水调查时正值雨天,
其中一块麦田由于防治时机不当,小麦吸浆虫幼
虫于随其爬上麦穗,出现了罕见的发生现象,虫
穗率几乎100%。由此可见,20世纪末以来,小麦
吸浆虫的重灾区发生了明显的北移现象。
2004年河北徐水小麦吸浆虫大发生图片
2004年河北徐水小麦吸浆虫大发生图片
北京市举办防治小麦吸浆虫培训会
近年来,小
麦吸浆虫的分布
范围仍在扩大。
2004 年天津市首
次发现小麦吸浆
虫危害,2005 年
全市普查,发生
面积在80万亩左
右。
天津市举办防治小麦吸浆虫培训会
二、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
越冬。幼虫有多年滞育(或休眠)习性,部分幼虫
仍继续处于滞育(或休眠)状态,以致越冬幼虫有
隔年或多年出土羽化的现象。据报道,麦黄吸浆虫
越冬幼虫在土中存活不超过4~5年,但麦红吸浆虫
可达7年以上,甚至12年仍能化蛹、羽化。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因地区和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