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的南北宗“南北宗”问题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甚至直到今天大家还在争论不休。最早提出中国山水绘画“南北宗”说的是董其昌的好友莫是龙。莫是龙在其《画说》中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 莫是龙在这段话中用禅宗的南北二宗比附画家的南北二宗,明显是明代中叶以后禅宗思想流行的产物。而且在这段话中,莫是龙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南北二宗画家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是讲李思训父子画“着色山”,而王维画山水用“渲淡”之法。实际上,被列为北宗的马远、夏圭经常在其绘画作品之中运用渲染法,效果极佳。而不少被列入南宗的画家,如王维等,却都画青绿着重色。接着莫是龙的是陈继儒。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六载《陈眉公订定秘笈》载陈继儒的话说:山水画自唐始边,盖有两宗:李思训、王维是也。李之传为宋王诜、郭熙、张择端、赵伯驹、伯骕以及于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皆李派;王之传为荆浩、关仝、李成、李公麟、范宽、董源、巨然以及于燕贯、赵令穰、元四大家,皆王派。李派板细,无士气;王派虚和萧散,此又慧能之禅非神秀所及也。至郑虔、卢鸿一、张志和、郭忠恕、大小米、马和之、高克恭、倪瓒辈,又如方外不食烟火人,另具一骨相者。 陈继儒对莫是龙的话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并定出北派“板细”而南派“虚和萧散”的基本区别。接着,董其昌基本承袭了莫、陈二人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文人画”的理论。只是因为董其昌的官做得更大,影响也更大,因此“南北宗”说经过董其昌的发扬而为天下所知。董其昌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所当学也。董其昌的这段话和莫是龙稍有不同。董其昌将莫是龙没有提到的李成、范宽、李唐和王晋卿等都归入王维一系,这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他们的绘画风格和王维全不相干,这一点在后面我们将要仔细讲到。“南北宗”论提出之后,风靡一时,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明代理论家沈颢在《画麈》中说:禅与画俱有南北宗,分亦同时,气运复相敌也。南则王摩诘:裁构淳秀,出韵幽淡,为文人开山;若荆、关、宏、璪、董、巨、二米、子久、叔明、松雪、梅叟、迂翁,以至明之沈、文,慧灯无尽。北则李思训:风骨奇峭,挥扫躁硬,为行家建幢;若赵干、伯驹、伯骕、马远、夏珪,以至戴文进、吴小仙、张平山辈,日就狐禅,衣钵尘土。 后半段简直是骂娘了。说明在沈颢的心中,北派山水都是野狐禅。然而,综观中国古代绘画史,莫是龙、董其昌的“南北宗”之说基本上不可靠。民国时期,童书业、滕固、俞剑华,以及启功等先生都曾发表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搜集各种史料,对“南北宗”之说持否定态度,证据确凿,不容分辩。他们都指出,莫是龙和董其昌在当时之所以要提出这个命题,其主要的目的是打击当时十分风行的浙派绘画,因为明代的浙派山水基本上是宋代院体绘画的余绪,按照他们的分法,属于北派山水。童书业、启功等前辈学者指出“南北宗”说的可疑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莫是龙、陈继儒、董其昌之前,历代画论家从没有此等分法。学者们将前代绘画从风格上加以区分,是因为这种风格区别是一种客观存在,审美趋向有差别,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如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中曾经说:山水: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 只是客观地指出历史上山水绘画风格的几大变化。明代另一个学者屠隆在其《画笺》一书中又将宋画和元画分为两派,以宋画为院画,而以元画为士大夫画,又认为元代绘画得宋人家法而变,前后有相当的传承关系。这种看法无疑是比较客观的。其次,无论是莫是龙,还是陈继儒或董其昌,关于“南北宗”的理论分野并不清楚。莫是龙说“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意思是用“渲淡”和“钩斫”作为区分南北两宗的标准。陈继儒则说“李派板细无士气,王派虚和萧散”,是以“板细”和“虚和萧散”作为标准。沈颢则说南宗“裁构淳秀,出韵幽淡”;北宗则“风骨奇峭,挥扫躁硬”,这是以“裁构淳秀,出韵幽淡”和“风骨奇峭,挥扫躁硬”作为标准。此后的论说,或以作家籍贯为准,或以作品山川风格为准,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以籍贯而言,被列入南宗的王维、荆浩、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