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ppt

第四章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inensis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感染科 概述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积、肝损害的寄生虫病 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临床特征: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肝肿大,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发生肝硬化 病原学 病原体:华支睾吸虫 形态学: 成虫: 虫卵: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卵内有一个成熟的毛蚴 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寄生部位:肝内的中小胆管 感染型:囊蚴 寿命:10-30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和人 传播途径: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 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与生活 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发病机制 成虫的机械刺激及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胆管上皮增生、管腔狭窄、虫体堵塞 胆汁淤积和胆管扩张 胆管堵塞继发细菌性胆管炎、胆囊炎。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肝纤维化 病理解剖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腺瘤样增生,胆管壁增厚,胆管周围淋巴组织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个月 轻度感染:无症状。在粪便中发现虫卵 重度感染: 急性:感染后1个月左右,突发高热、寒战,肝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升高,肝功能损害 慢性:起病缓慢,消化系统症状,神经衰弱症状,肝肿大(左叶) 慢性重复感染:营养不良体征,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儿童可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 并发症 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 门脉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 胰管炎、胰腺炎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嗜酸粒细胞增多,轻度贫血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轻度改变,球蛋白增高 虫卵检查:确诊。了解感染程度及治疗结果。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阳性率高 免疫学检查:ELISA 影像学检查:B超-肝内光点不均,斑片状回声,肝内胆管扩张。MRI-肝内雪花状改变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虫卵检查:直接涂片、集卵法等。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 血像:嗜酸粒细胞增多 免疫学检查:ELISA 鉴别诊断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其他肝胆及肠道寄生虫病 预后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预后较差 治疗 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总剂量90-150mg/kg,每日3次,连服2日。丙硫咪唑 对症与支持疗法: 预防 控制传染源:流行区普查普治病人、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加 强粪便管理 * * ?????????????????????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