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习题要点
* 1.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解析:选D 题干告诉我们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D项正确;A、C两项分别强调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与题意无关;B项强调的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与题意不符。 2.同一片天空,紧邻的区域,空气会发生相互传输和影响。立足一地一时治理雾霾还远远不够,京津冀联防联控破解区域性环境污染势在必行。区域联合治理雾霾的方法体现了( )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C.把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功能 D.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 解析:选B 注意设问的要求是“区域联合治理雾霾的方法”体现的道理,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D错误。 3.“开车时打开空调油耗会增加”,这是很多开车人坚信的“真理”。其实,这一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有关专家表示,在气温适宜、时速小于60公里时,通过开窗通风会比打开空调更省油,但当时速高于80公里时,开窗会增加车辆风阻,此时,关窗开着空调反而更为省油。这反映了( ) A.联系的条件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主观随意性 D.联系的不可改变性 解析:选A 材料中不同条件下谁更省油不同,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A项正确;本题不是强调事物之间具有联系,而是强调联系的发生需要条件,B项与题意不符;联系具有客观性,C项错误;联系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 4.“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从哲学上看,这一宣传标语强调了( ) A.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C.关键部分往往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选B 本题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B符合题意。排除A、C,D。 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事实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木板的长短和木桶的容积是因果联系 C部分制约着整体 D整体由部分组成的 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生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①④观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违背未必是新事物,同时发展速度的一时快慢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为新事物的标准。 【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 A.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 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B 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 A.质变不都是量变的结果??? B.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 C.联系是普遍的??? D.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D 一幅对联写道:“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以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幅对联告诫我们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充分重视内因 [例] 针对寒潮雨雪天气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局部降雪多等特点,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寒潮雨雪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D.抓主要矛盾 解析: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D两项与题意不符;A属于唯物论,不符合设问要求。 B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②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③“扬弃” ④社会发展的中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支气管镜操作相关大出血预防与处理进展.ppt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项目九 档案编研.pptx VIP
- Walkera华科尔无人机FCS-F8使用指南_CN_V1.2_2020.10.12(金属壳版).pdf
- DB13T 5387-2021 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及特征值复核修正技术导则.pdf VIP
- 英文写作手册中翻译.doc VIP
- 2025北森全部题库【汇总】.pdf
- DB33T 1243-2021 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浙江省地方标准.pdf VIP
- 《农业与资源环境》课件 .ppt VIP
- 兴业证券-机器学习系列八-MEGA~GRU,如何结合股票的时序、截面和关联信息.pdf VIP
- 2025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