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覆膜栽培探究现状及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覆膜栽培探究现状及展望

水稻覆膜栽培探究现状及展望   [摘 要] 水稻是一种高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的范围非常广泛,是我国农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也不断进步,对我国的水稻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贵州省位于高原地带,具有复杂的生态自然环境,喀斯特地貌对其农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这一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以便促进我国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栽培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095-01 1 引言 我国的水资源比较匮乏,社会的进步使得各项用水都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紧张的局面,而水稻是一种需要大量水分的农作物,用水量占我国农业用水的65%,占全国用水量的54%,其生?L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所以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这是一种新型节水技术,也是我国节水农业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有效的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下面对这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2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群体的生长特点 2.1 分蘖多发、快发且早生。这一技术水稻的分蘖很难借助人工手段进行控制,主要是被动的停止,地膜使土壤保墒的性能得到提高,尤其在生长的前期,水稻的个体比较小,营养和光照比较充足,刺激腋芽萌发,为低位分蘖与有效的穗数奠定基础。但是这种技术出现无效的分蘖也比较多,成穗率较低,其肥料是一次性投入,生长到后期会出现肥料短缺的现象,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提前控制,是稻田的荫蔽度降低,提高其透光量,进而增加成穗率 2.2 叶片的生长。覆膜栽培技术实行旱作旱管,叶龄的进程也比常规的水作慢,但是因为地膜的保水性能,又比裸地的旱作快。而且,根据对贵州地区水稻的研究,使用这种技术稻苗下部的叶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其上部的叶片在长度和宽度方面要比裸地稻田大,也就是说,其光合作用的面积加大。覆膜栽培技术下的稻田叶面积在生长的前期速度较快,中期趋于平稳,后期会缓慢下降,和常规的水作相比,叶面积稍低,但是其冠层的结构被优化,透光率有明显提高 2.3 根系的生长。覆膜栽培技术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在水稻生根时期,这一技术并不是以水层为基础,所以有助于土气之间的协调,根系的生长速度也比常规的水作和旱作快。而且,地膜具有增温的效果,有效的解决水作稻苗在生长的前期因为低温而使插秧之后返青较慢的现象,促进地下根系生长。还可以提高根系的活力,使用这一技术水稻的根系具有较高的活力,能够对养分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水稻的发育和生长。在消除高温对水稻产生抑制作用的拔节期后,这一技术根系的硝酸还原酶的活力要较明显比水作的高,根系的活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旱作相比,这一技术稻苗伤流液量也提高2.9倍 3 覆膜栽培技术的节水机制和水分生理特性 3.1 节水机制。可以节约生态用水。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稻的用水量通常是570-900毫米,其中,生理用水仅为180-300毫米,生态用水则消耗了390-600毫米,占总用水量60%-70%,对其生态用水进行节约是覆膜栽培技术的主要目标。和常规水作相比,这一技术可以节水约45%-80%,覆盖的地膜可以在地膜和土壤的表面间形成一个小的气室,土层内溢出蒸发的水汽会在地膜的内侧中形成雾气,这些雾气会产生凝结,形成水珠。在早上和晚上温度比较低时,水汽会产生凝结,形成水再滴落回土壤内,而且,土壤内的水也会蒸发成水珠和雾气,凝结为水后又下渗到土壤内,这样就可以在地表土壤和地膜之间形成一个不断工作的水循环,极大的抑制水分的流失和蒸发现象。此外,这一技术还可以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使用覆膜栽培技术,不需要建立起水层,也不需要泡水田,明显抑制水稻棵间的渗漏与蒸发,极大的降低灌溉水用量,其水生产率可以达到每立方米13.9-15.1千克,是水作种植的11-16倍 3.2 水分生理特性。覆膜栽培技术中地膜有保水的作用,受到水分胁迫的程度明显比旱作低,和旱作水稻相比,这一技术内水稻的叶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很大下降,但是与水作的差异却比较小。覆膜栽培技术在水稻非需水的临界期,可以人为的对水稻充分供水进行限制,使整个系统的水势能够适当的降低,也就使水稻叶片的水势得到降低,气孔的开度随之减小,降低蒸腾的速率。在需水的临界期,可以充足进行灌水,覆膜也会使根层的土温与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得到提高,叶片的水势,土壤的导水率与水流的速度也得到提高,叶片气孔的开度不断增大,增加了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的速率得到提高 4 覆膜栽培田间的生态特点 4.1 对气温和地温的影响。使用这一技术,可以使近地层光照的强度和光量得到增加,提高稻田气温,覆膜栽培技术下的水稻,各个生长环节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