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园林种植设计探索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园林种植设计探索探究

汉代园林种植设计探索探究   【摘要】:汉代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社会形态,其深厚雄大的文化积累,成为园林广泛深入发展的前提。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源,其造园技术体现的正是汉人包罗万象的宇宙观。植物最为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许多汉代著作、汉赋及汉画像砖中都有对园林中植物的描述,这些叙述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了汉代园林植物的特点。汉代园林植物品种丰富,数量繁多。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已经考虑到了科学合理的种植。通过对这些园林植物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观赏植物的经营有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造诣,能够做到远观近赏,怡情育物。并本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达到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汉代园林;种植设计;园林植物 张家骥在《中国造园史》中谈到:如果不把造园实践置于社会的发展和运动之中,从造园与社会生活错综复杂的关系去考察,对一个时代的园林的基本特征,也难形成比较清楚的概念。因此,要探究汉代园林及汉代园林种植设计发展的成因和特点,仅局限于园林本身远远不够,而是需要深入到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形式发展的内在关联,以及相应的时代特征等背景文化层面 本文试图通过对汉代精神与汉文化的总结概括探索其对汉代园林种植设计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汉赋及汉画像砖中有关植物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总结出汉代植物种植设计的特点 1、汉代园林艺术概况 汉代的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汉代皇家园林著名的有长乐宫、未央宫、甘泉苑和上林苑等。特别是西汉时期,皇家园林几乎遍布长安周围。如汉长安城周围的甘泉苑,上林苑,真是“六水萦绕,林苑环围”[1]。贵族、官僚、地主等阶层紧随其后,纷纷建造起规模宏大的庄园住宅――私家园林。如以耀富而筑的西汉袁广汉园,以显示权贵威力的东汉梁冀洛阳园等等,这些园主的造园初衷,更多的是考虑炫耀权力、财富和追求物质享受。离俗隐居的高士和文人也在构筑理想的田园风光环境。如仲长统、张衡之高士园林。中产阶级及其部分平民的建筑也逐渐讲究起来。汉代的园林在建筑规模和建筑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植物种植,营造绿色的人居环境。汉代的上林苑和甘泉苑,包括动物园、植物园、果园、菜园、药用植物园、林场……它们是皇室食用水果的生产基地――广种果树近百种;它们是建筑木材生产基地――“深林巨木”“视之无端”[1]。汉代贵族和富商的园林亦如皇家园,拥有异树奇果[2]。同时,汉代园林建筑与植物的配置技术及形式也日益提高和艺术化 2、汉代园林种植设计探究 2.1对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 《山海经》记录植物158种(木89,草69)[3],记叙了植物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功用及有关神话故事。《周礼“土会之法”和“土宜之法”:“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阜物…”,土宜之法则是“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藩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即观察分析土壤、植被等生态条件,为农林业生产服务。先秦时已有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并体现在法令之中:《礼记“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四时教令”规定一年四季禁伐林木的时间,如仲春之月“毋竭山川,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等反映古人不仅利用山林川泽,也保护自然生态 2.2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先秦至汉园林种植设计往往是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苑囿、园圃的种植一方面给人以审美享受,另一方面更含有生产性之目的。“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爱伐琴瑟”,“于以采蘩,于沼于?b”等诗句,都反映出先民在植物审美方面的实用性倾向。据统计,《诗经》共涉及植物135类,其中木本61类,草本71类。涉及篇数在10篇以上者有桑、黍类、枣3类。5篇以上者有松、柏、柞木、青檀、青杨、黄荆、枸杞、棠梨、板栗、芦苇、小麦、葛藤、葫芦、大豆、大麻、小米、稻、茅草、苦菜、篙、瓜21类,均和功用有关[4]。先民对实用性植物的审美是对劳动的质朴赞美,是先民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 2.3已出现了对植物配置的研究 河南许昌博物馆中的一块画像砖,表现了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的交叉种植石阔的旁边种有灌木。从植物学的角度看,灌木的高度多处于人们的正常视域内,尺度感觉较为亲切。在门的两旁,不但可以提供背景,还可以引导人的出入。灌木之间植有乔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营造出了一个自然过度的效果。树冠的刻画有所差别,以此来强调不同的树种。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园林在对植物的大小、形态、质地等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配置 2.4已呈现感物咏怀,托物言志的特征 先秦至汉园林种植设计及种植设计 3、结论 汉代,不仅具有“茫茫云海间” “长河落日圆”的博大与浪漫气势,并且还具有对“诗意居住”的执着追求。汉代园林植物配置形式的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