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礼锐的治学历程考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礼锐的治学历程考索论文

摘 要 摘 要 被称为文史哲兼通,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硕学”的毛礼锐,无论在什么时期, 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着教育探究。其学术研究及实践活动与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 的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变迁对其影响深远而持久,另一方面,其所 从事的理论探究及实践活动对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之前,作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毛礼锐将教育研究深深扎根于 本土。此时期,其学术研究主要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行知行”的方法论,对 教育有什么作用,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之间应建立什么关系,以及普及教育具有怎样的 实践意义等问题加以关注与思索,并产生了相关的问题意识。进而在步步深入地对这些 问题进行思考之后,逐渐将其的探究上升为相应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三十多年中,毛礼锐顺应 了毛泽东思想,并在学习与研究中,实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与阶级分析法的初步理解与 运用。此时期,毛礼锐的研究方向从主要关注教育基本原理转向了教育史领域的探究。 继而,其对于如何理解原始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以及对待四代教育传说应持何种态度等问题产生了兴趣,并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 究,最终形成了理论精华。 而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毛礼锐的研究体现了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度 认同。其也在耄耋之年,熟练地驾驭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并将此方法论较好地运用 于自己的教育研究中。同时,其也产生了应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指导下, 对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与外国教育新思想、新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的问题意识,并提出了 相关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了理论成果。 作为“教育史学界巨擘”的毛礼锐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众多成就,源于其将教育研究 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在研究中运用了方法论,且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 面的研究视野关注教育问题,并善于发现与探求教育本质规律。因此,对其独特且富有 研究价值的学术生涯的考索对于立志从事教育探究工作的青年学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 义。 关键词 毛礼锐 思想倾向 方法论 问题意识 理论建构 I Abstract Abstract Known as a polymath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Mao Lirui was wealthy in knowledge. And he also can be called an eminent scholar. No matter what period, he was full of enthusiasm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es. And Mao Lirui’s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had an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ocie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n one hand, social changes had a profound and lasting effect on Mao Lirui; on the other hand, Mao Lirui’s theoretical inquiries and practice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s a young and high-spirited youth, Mao Lirui rooted his educational researches deeply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