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4月福建省质检地理高清重绘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年4月福建省质检地理高清重绘分析

我国某城市城区轻轨穿过大楼,并在大楼中设有站台。图1为“穿楼轻轨”景观素描。 读图完成1-2题。1、图1反映该地( ) A.河网密度大 B.地壳不稳定 C.平地面积小 D.雷雨天气多 2、该轻轨站设立后,周边地区( ) A.久绿地面积增加 B.工业用地增多 C.住房价格下跌 D.商业活动增强 5.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春季的是 A.武汉 B上海 C郑州 D青岛 图3 图3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候(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5?7题。 考查内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和比较 难度情况:中等 解析:最早进入春季的地方是气温回升最快的地方。影响气温的因素在本题中主要是纬度和海陆因素。暖气团自南向北移动是升温的主要原因,加上武汉相对于上海处于内陆,大陆性更强,升温更快,故选A 试题特点:和以往这类题目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有很大不同,对气候两个要素的判读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3 图3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候(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5?7题。 6.北京秋季起始日期大约为 A.8月中旬 B .9月上旬 C.9月下旬 D. 10月中旬 考查内容: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和估算 难度情况:较难 解析:北半球陆地夏季最热月为7月,夏季基本以七月中旬为中心点,但各地长短有差异。北京夏季长102天,推算出入秋大约在9月5日左右。故选B。 试题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冬夏最高最低气温的基础上加以推算 图3 图3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候(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5?7题。 7.福州冬季天数远少于南昌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海 B.高度较低 C.受海洋调节明显 D. 冬季风影响较弱 考查内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和比较 难度情况:中等 解析:福州西北侧的武夷山脉对冬季风有效的阻挡使得福州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比江西南昌小得多,所以气温相对较高,冬季日数很短。故选A。另外可以参照武汉和上海的冬季日数差异,海陆因素造成冬季气温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试题特点: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图4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 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 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8 ~9题。 8.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解析:T4~T1颗粒物是由于流水堆积形成。古河床和河漫滩部分相对比较平坦,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继续下切,就形成多级阶地。 考查内容:河流阶地的成因 能力要求:读图观察和分析 难度情况:中等 图4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 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 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8 ~9题。 9.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考查内容:地貌的成因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和比较 难度情况:中等 解析:因为伴随地壳上升落差增大,(流速变快)河流侵蚀状态以下蚀为主,所以A错。观察南岸,露出了基岩,很有可能是表层的沉积物被侵蚀光了,所以不选C。另外注意观察东南岸的沉积物颗粒物大而且部分露出水面。水面以上的小颗粒物很有可能是被风吹走了,所以不能排除风力侵蚀的可能性,D也不能选,故选B。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850年起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图5示意1850?2000年美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 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C.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D.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 粮食的需求量增加 人均耕地 S变化 耕地S变大,草地S变小 人口增长速度耕地S扩大速度,人均耕地S变小 人口增长速度耕地S扩大速度,人均耕地S变大 人口增长迅速 题目以人口迁移为切入,考察人口 ,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850年起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图5示意1850?2000年美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0~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