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防治优势_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防治中风 的优势在哪里?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兴臣 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也在深刻转变;总的趋势—更加注重预防, 注重自我保健, 注重生态环境改善, 注重综合和个体化治疗; “不治已病治未病” 何为中风?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俗称; 特点: 起病急骤,来势凶猛, 病情变化迅速, 与自然界“风”的特性一致。 (起于顷刻之间, 善行数变,变化多端, 好侵袭人体头面、巅顶。) 引起中风的主要因素 内因 肝肾不足,气血内虚是基础; 外因 劳倦内伤、忧思恼怒、 嗜食醇甘厚味、起居失宜、 气候突变; 病机 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 病势 风、火、痰、热互相影响。 “真中风”和“类中风” 真中风—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 面神经麻痹 (吊线风) 与“伤寒”相对而言的“中风”; 汗出、恶风、脉浮缓 类中风—风从内生而非外中风邪; 伤风感冒不可拍,就拍歪嘴腿拖拉 中经络、中脏腑?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中经络 中脏腑 中风 ——急救 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 祛邪开窍。 阳闭和阴闭。 阳闭有热象,属肝风痰热内闭, “凉开三宝” 阴闭无热象, 属痰湿蒙蔽神机, 温开苏合香丸, 脱症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症,扶正固脱, 参附或生脉类注射液。 针刺 人中、涌泉、太冲、内关 中风—急救 辨证使用中成药 痰热闭窍者: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 气阴亏虚者: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 阴津亏耗者: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 阳气不足者: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 中风——急救 神志不清或及较严重并发症时 灌服或鼻饲为主: 亡阴亡阳者 独参汤 大便秘结者 承气汤系列 呕血或便血者 云南白药粉 1.0-3.0g每次 中风—稳定后治疗 缺血性中风病 基本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5g,红花10g,川芎15g,赤芍12g,生地12g,当归15g,焦白术12g。 急性期(发病2周内),存在脑细胞水肿情况:加用人参叶10g、泽兰15g。 中风—稳定后治疗 恢复期:可加虫类药,加重活血祛瘀之力: 地龙10g,水蛭6g,全蝎6g,僵蚕10g,乌梢蛇1条,蜈蚣2条。任选2-3味, 通络强度依次:水蛭白花蛇全蝎蜈蚣穿山甲地鳖虫乌梢蛇僵蚕蝉蜕。 中风—稳定后治疗 一、阴虚血瘀 主症:肢体乏力,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蹇,口舌歪斜。 兼症:两颧潮红、手足心热、五心烦热、盗汗、舌质干红或瘦薄,苔剥脱或舌光红无苔,脉细、弦或数。 治疗原则:养阴熄风,活血化瘀。 中风—稳定后治疗 基本方加: 白芍15g,生何首乌15g,菊花30g,枸杞15g,天冬12g,麦冬12g 阴虚较甚者:基本方加三甲复脉汤: 阴虚火旺:基本方加增液汤+水牛角30克 阴虚风动:基本方+三甲复脉汤+钩藤10g(后下),或酌情选用大、小定风珠 中风—稳定后治疗 二、气虚血瘀 主症:肢体乏力,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蹇,口舌歪斜。 兼症: 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苍白、自汗出、偏身汗出、语声低微、安静或活动时短气、手肿胀、便稀,舌质胖大/淡,脉沉/缓/细/结。 治疗原则:益气活血。 治疗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 中风—稳定后治疗 三、痰瘀内阻 痰浊内阻:表情淡漠、神情呆滞、肥胖、流涎、咳痰或喉中痰鸣、头昏沉、口粘腻、苔腻/水滑、脉滑。 治疗原则:祛湿化痰,活血通络。 治 疗:基本方+二陈汤: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远志10g,白芥子10g,皂角刺3g,等。 痰热内阻:咳痰色黄、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化痰清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