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N2160依维柯系列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2012.12.28分析
本标准根据Q/18N2157-2001 和QC/T 29106-2004进行编写。
本标准代替Q/18N2157-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依维柯系列汽车在电源为12V、24V条件下使用的电线束(以下简称线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8-2008 棉本色纱线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24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
HG/T 2196 汽车用橡胶材料分类系统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QC/T 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3 技术条件
3.1 线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3.2 线束尺寸应符合图纸的规定,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第4.2.5条的要求,或符合相关图纸规定的偏差要求。
3.3 线束中所用材料和零部件在无特殊规定时应分别满足下列要求:
a) 插接器应分别符合QC/T 417.1-2001、QC/T 417.3-2001、QC/T 417.4、QC/T 417.5的规定;
b) 线束用导线应符合图纸的规定,耐热温度应大于或等于105℃。线束用导线无特殊要求的应符合
JB/T 8139的规定;
版次 日期 修改内容 分组 1 2012.12.28 初次发布
c) 软聚氯乙烯管应符合GB/T 13527.2的规定,其耐热温度应大于或等于105℃,发动机舱及其他热源附近的波纹管其燃烧特性应符合GB/T 2408-2008的表I规定的V-0级,其他部位的波纹管其燃烧特性应符合GB 8410-2006的4.6规定的B级的要求;
d) 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HG/T 2196的规定,其燃烧特性应符合GB 8410-2006的4.6规定的B级的要求; e)聚氯乙烯压敏胶粘带应符合QB/T 2423的规定,发动机舱及其他热源附近的胶带耐热温度不低于125℃;其燃烧特性应符合GB 8410-2006的4.6规定的B级的要求;
f) 对于线束上的其他防护层(如绒布胶带、工业塑料布等)以及线束上固定用卡扣及扎带等,其燃烧特性均应符合GB 8410-2006的4.6规定的B级的要求。
3.4 端子与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冷铆的方式,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端子与导线的连接部分应分别压紧在导线线芯和绝缘层上,线芯应不受损伤,绝缘层不应压入导体压接部位,在图1所示的a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插接;
b) 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1所示的b区中仍可见绝缘层;
c) 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第4.4.3条的要求;
d)端子在铆压过程中及铆压至导线上以后(也即半成品),应对它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有害物质的腐蚀、污染;
图 1
e)铆接处的电性能应小于或等于表1的规定;
压接压降是指在连接件与电线上距压接端10mm处之间测得的电压降。
表 1 电压降
导线的公称截面积(mm2) 额定试验电流(A) 电压降(mV/A) 0.50 5 3 0.75 10 5 1.0 15 8 1.5 20 11 2.5 30 16 4.0 35 18 6.0 40 20 10.0 50 25 25.0 70 18 35.0 80 20
f)抗拉强度应大于或等于表2的规定。表2中未提及的导线公称截面积对应的抗拉强度按QC/T 29106的规定执行。
表 2 拉脱力
导线公称截面积(mm2) 拉脱力(N) 0.50 50 0.75 80 1.00 100 1.50 150 2.50 200 4.00 270 6.00 450 10.00 500 注: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时,选择截面较大的电线测量拉力。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矽力杰产品规格书SY5055.pdf VIP
- 道闸项目报价清单.xlsx VIP
- 贵州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AASHTO-LRFD-SI-2007(4)桥梁手册第四章中文版.doc VIP
- 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AA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docx VIP
- 迅达常用备件识别号查询手册_Ae5.pdf VIP
- 数学学科业务工作报告.pdf VIP
- 2023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基于AASHTO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应用与研究.doc VIP
- 小班科学方方和圆圆教案反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