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详解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罗旭东 一、抗精神异常药物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 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 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问世,精神科治疗的历史性突破 奠定了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精神疾病的治疗迈入了现代科学的发展道路,大批的精神病人从医院回到了家庭、社会。 至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推出,使精神疾病的治疗又迈上了新台阶。 精神药物在中枢系统主要作用 中脑的网状结构激活系统 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海马、丘脑下部 锥体外系的苍白球、纹状体等 主要治疗作用可能与阻滞多巴胺受体有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不仅作用于多巴胺系统,同时还阻断5-羟色胺系统。 多巴胺通路与抗精神病药的作用 黑质纹状体通路-EPS 中脑边缘通路-抗精神病作用(阳性症状) 额叶皮质通路-加重阴性症状 结节漏斗通路-催乳素分泌 传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分类:按化学结构 酚噻嗪类 氯丙嗪 硫杂恩类 泰尔登 哌嗪类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丁酰苯类 氟哌定醇、五氟利多 苯酰胺类 舒必利 二苯氧氮平类 氯氮平 其它类 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 抗精神病药 其它分类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典型)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太尔登、五氟利多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 按药物有效剂量分:高效价与低效价 高剂量(低效价)类:治疗剂量一般在100mg/d以上的药物,如氯丙嗪、泰尔登等; 低剂量(高效价)类:治疗剂量一般在几十毫克以内的,如氟哌醇、氟奋乃静等。 抗精神病药的类别与代表药的剂量范围 常用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一般多从每日口服氯丙嗪50~75mg开始,以后每隔2~3天增加一次药时,如无严重副作用,可在1~2周内加至300~400mg/d,多者达600~800mg/d,静脉用1/3剂量为等效剂量。持续治疗数周,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少药量至维持治疗量(相当于治疗剂量的1/4~1/2)。维持治疗时要长一些,一般为2年。部分患者可能须终生服药。 如症状严重,有合作者常予以肌肉注射氯丙嗪100~200mg/d,分2~4次注射,或将氯丙嗪100~20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但要特别小心低血压反应。 奋乃静:适应症为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情感障碍等 其镇静作用、锥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 一般剂量10~30mg/日 老年病人也可酌情使用,但剂量不宜过大 氟哌啶醇:适应症同上。可用于分裂症、躁狂症、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儿童精神病患者等,是较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 口服常用剂量10~30mg/日,分2~3次口服,儿童、老人酌减; 短效针剂用于兴奋、行为紊乱、治疗不合作者,剂量10~30mg/日,分2~3次肌注; 长效针剂氟哌啶醇癸酸酯(HD),适用于自知力缺乏、治疗不合作、以及服药不方便者,剂量25~100mg/次,一月一次。 常见副作用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肌肉注射后个别患者有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氯氮平:对阳性症状幻觉妄想、行为紊乱、阴性症状、难治性精神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镇静作用最强。 因其对血液系统有影响,可导致粒细胞缺乏,故应定期复查血象,出现白细胞下降、粒细胞缺乏等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长期大剂服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明显可致癫痫、体位性低血压、晕厥、EKG改变、T波低平、S-T下移、猝死等发生。 常用剂量300mg/日左右。剂量与药物副作用呈正比,有临床研究证明300mg/日与600mg/日相比较,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600mg/日副作用尤以心血管副作用明显上升。 老年人、青少年尽量不选用,有心血管疾病者尽量不选用,可导致体重上升,血糖异常等发生。不作为临床一线药物。 舒必利: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对沉默不语、拒食、拒药者 违拗的病人可静脉滴注100~400mg/日,被称为药物ECT;口服一般0.6~1.2g/日,分2~3次口服。 个别病人晚上服用后影响睡眠,一般均白天服用,副作用相对较少,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 个别病人用药初期即可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需多观察注意。 利培酮:90年代上市,系第1个在国内上市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等疾病 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镇静作用不明显,无明显心血管方面、肝、肾功能方面的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有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