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羊山中学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一、本大题共小题,共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òu)鸟??? 人迹罕(hǎn)至?B 泯(mǐn)然?? 讪(shàn)笑?? 踌(chóu)躇??气冲斗(dǒu)牛C 伫(chù)立?? 憎(zēng)恶?? 重荷(hé)???? 义愤填膺(yīnɡ)D 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锲(qiè)而不舍.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诗是: , 。
(3)在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表现作者心情寂寞的句子是: , 。(4)《春夜洛城闻笛》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分)请简介《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分)????????????????????????????????????????????????????????????
????????????????????????????????????????????????????????????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分)?世间万物皆有各自的美丽,无论高大还是微小,永恒还是短暂。山涧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古文阅读(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患:担心??俟sì: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2) 泯然众人矣??(?????????????)?(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分)A. 邑人奇之??????????????????????B.不能称前时之闻????C. 或以钱币乞之??????????????????D. 卒之为众人
.翻译下列句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分)???余 闻 之 也 久
1.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