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民歌12.2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北朝民歌12.20

一 、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 “乐府”,原是西汉音乐官署——亦即音乐管理部门的名称,行政长官是乐府令。掌管音乐的官方机构,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有了。但以“乐府”为这种机构的名称,可能始于秦代。1977年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出土的秦代编钟上,铸有秦篆的“乐府”二字,可以为证。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所收集、编制并保存起来的“歌诗”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把其中那些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流行最广而收罗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此书辑录了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共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度把作品分为十二大类: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 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 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现存的两汉乐府诗,除燕射歌、横吹曲二类全部亡佚,郊庙歌、舞曲中大抵是御用文人作品,大多是歌功颂德,风格典雅而缺乏生气,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是民歌,它们主要录存在鼓吹曲、相和歌和杂曲之中。 ▲ 《上 邪》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回夫家书 汉 卓文君 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挫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想 千思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望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 偏遭阵阵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 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吴声歌 《子夜歌》42首、《子夜四时歌》75首、《华山畿》25首、《读曲歌》89首。 《懊侬歌》 《神弦歌》 多为女性的爱情吟唱,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子夜四时歌》。《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子夜四时歌》按四时所制,春夏秋冬轮回不止。一段情意,有春之温暖、夏之热烈,也必然会走到秋之悲寥、冬之肃杀。 春歌: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 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夏歌: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 (3)《读曲歌》。 挽歌特征 “读”或作“独”,当为不配乐的徒歌之意。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6)《神弦歌》。共十一种曲,今存十八首。其性质与其他各种民歌均不同,是江南民间的祭神乐歌,起于东吴。 《晋书·夏统传》,当地祭神,多用女巫。“并有国色,善歌舞”。 《白石郎曲》: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青溪小姑曲》: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2、西曲歌今存一百三十余首,不像吴歌那样集中。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 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和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表现船户、贾客生活的尤其多。风格比吴歌真率、开阔。 结合劳动描写爱情。 风格较为明快开朗。 男女对唱情歌 《那呵滩》: ???? 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拔蒲》 : ????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 同音异字的双关。如: 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碑”双关“悲”,以“篱”双关“离”等。 同音同字的双关。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