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松山房读《礼》札记_0
听松山房读《礼》札记
一、介 绍
“介绍”本为古代外交仪节之一。古者五等诸侯来朝天子或诸侯相聘问,必遣使者。使者与天子或主君相见,不得直面而传聘君之命,宾主之间有规定之距离,宾传言于主人必经由介。介之人数及宾主间之距离,视使者之级别而定。据《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朝天子,上公介九人,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摈者五人;诸侯、诸伯介七人,朝位宾主之间七十步,摈者四人;诸子、诸男介五人,朝位宾主之间五十步,摈者三人。此宾主之位,《大行人》名之为“朝位”。所谓朝位,郑注云“谓大门外宾下车及王车出迎所立处也”。
《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介绍而传命。”孙希旦《集解》:“介绍而传命,谓陈列众介,相继而立,而后传聘君之命也。两君相朝,主君迎于大门外,各陈摈介,摈传主君之命,以请于介,介以告于朝君;介又传朝君之命,以告于摈,摈以告于主君,《司仪》谓之交摈。”
由是而知,诸侯朝天子,或两君相朝,朝者愈尊,则朝位间距愈远。宾主各有传命之人,客方称“介”,介有数人,居首者称上介,居中者或一人、或三人、或五人、或七人,均称承介,居尾者称末介;主方称“摈”,摈之人数少于介,其名称如介,亦有上摈、承摈、末摈之别。宾主交接之初,宾之言辞先传于上介,上介传于承介,承介传于末介,末介传于上摈,上摈传于承摈,承摈传于末摈,末摈传于主人。反之,则主人之言辞由众摈依次传之于介,众介又依次相传而达于宾。就中,众介依次传语于摈,即所谓“介绍”;绍,继也。主宾经介、绍交替传命,即所谓“交摈。”
今人恒言“介绍”,系指第三方以言语沟通当事之双方,其源盖出于此。然介绍本义,晦之久矣。
二、祭 先
古人有祭先之风,祭先之举,礼书在在多有。
祭先世造食者。《仪礼·土冠礼》:“宾即筵坐,左执觯,右执脯醢,以捆祭醴三。”郑注:“必有所祭者,谦敬,有所先也。”李如圭《仪礼集释》云:“祭谓取少许祭先世造此食者。”《周礼·膳夫》:“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郑注:“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贾疏;“凡祭,皆祭先造食者。”此祭先为食前之祭,无论身份高下、是男是女、宾或执事,概莫能外,《仪礼》屡见之。如《士昏礼》:“妇升席,左执觯,右祭脯醢,以捆祭醴三。”是妇人祭先。《乡射礼》:“主人阼阶东疑立,宾坐,左执觯,右祭脯醢。”《燕礼》:“宾坐,左执觯,右祭脯醢。”“卿升席坐,左执觯,右祭脯醢。《大射》:“宾坐,左执觚,右祭脯醢。”“卿坐,左执爵,右祭脯醢。”是尊者与贵者祭先。《大射》:“释获者就其荐坐,左执爵,右祭脯醢。”是有司执事者祭先。
祭先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郑注:“先啬若神农者。”神农教民稼穑,故奉为先啬而祭之。
祭先炊。《礼记·礼器》:“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注:“老妇,先炊者也。”此为祭先炊老妇,必是家家皆祭者。
祭先火。《周礼·司炉》:“凡祭祀,则祭炉。”郑注:“报其为明之功,礼如祭爨。”贾疏:“郑云礼如祭爨者,祭爨,祭老妇也,则此祭爟谓先出火之人。”此为司爟之官所掌者。
祭先牧。《周礼·校人》:“夏祭先牧,颁马,攻特。”郑注:“先牧,始养马者,其人未闻。”此为校人之官所掌者。
祭乐祖。《周礼,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郑注:“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此为乐人所宗之祖。
祭先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郑注:“此之谓先师之类也。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亿可以为之也。”此为祭当代之先师也。
祭先圣先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注:“先圣,周公若孔子。”此先圣为始作礼乐以教后世者,先师为先代之先师。
时移世易,祭先之风渐成传统。祭先之列时有所增。
祭先蚕。《周礼·内宰》:“仲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郑注:“郊必有公桑蚕室焉。”蚕室即养蚕之室,《札记,祭统》:“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人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蚕于公桑,风戾以食之。”蚕丝为贵族祭服之源,故敬而神之,但此时似尚无祭先蚕之明文。至迟于汉代,已有以少牢祭先蚕之礼,《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礼以少牢。”
祭先农。相传周有籍田礼,并祀先农。汉魏沿袭其制。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始建先农坛,以一太牢祭之,遂成定制。
入清,又有祭先医等名,缘起不详,要皆祭先古风之延展也。
古贤圣制礼,必有深意存焉。祭先之要,在表彰有功于民者。《礼记·祭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_0.doc
- 卢梭公意理论的当代解读_0.doc
-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_0.doc
- 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_0.doc
- 南涧县县乡两级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研究_0.doc
- 历史与演义:周瑜的赤壁火攻属于吴人虚构_0.doc
- 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保护的价值.doc
- 历史人口学定义及其学科体系问题刍议_0.doc
- 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保护的价值_0.doc
- 历史文学中的封建帝王评价问题_0.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