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生产控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刷生产控制

第二章 印刷生产控制 第一节概述 印刷方法 根据印刷原理的不同,印刷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各种印刷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 胶印生产自动控制 一.胶印生产工艺原理 胶印生产是利用水墨相斥原理进行印刷的。 印版图文先转印在胶皮滚筒上再由胶皮滚筒将图文转印到纸张,一般采用粘性油墨。 因而胶印机中必须有将油墨打匀的匀墨及串墨部分,同时需要润版液。 输墨装置的作用 (1) 将油墨打匀,符合印刷条件 (2)在图文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油 (3)将从印版上带来的部分润版液蒸发 (4)将版上外来颗粒拣起,保持系统清洁 二.印刷品表面质量对供墨的要求 实地密度大小会影响网点扩大、印刷反差、叠印率等。 实地密度与墨层厚度有关。 墨层厚度与供墨量有关。 供墨量 三.自动控制任务 1.油墨自动供给 主要目的:保证油墨在印刷中的自动供给。 目前: 单张纸印刷机一般都由手工操作上墨(用墨铲) 卷筒纸印刷机有中央供墨系统自动控制墨斗自动加墨 。 2.局部供墨: 沿印版宽度方向将供墨分成许多小区域,目的是根据印版上不同的区域不同图像对油墨的不同需求,印版的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供墨量。 每个小区的宽度在30-40mm之间,每个区域的出墨量与该区域内印版上印刷图像的面积成正比。 传统的分区墨量调节是通过每个墨区的调节旋钮手动进行的调节。 目前采用每个墨区单独使用一个小驱动电机进行的。 海德堡、罗兰、北人的四色印刷机都具有分区供墨自动控制装置。 将供墨部分的整体墨量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小墨量,分别由电机带动来改变墨斗与刀片之间的空隙大小。 例如:海德堡分区墨量调节 罗兰印刷机 墨斗机构 三菱印刷机墨斗机构 3.总体供墨: 主要完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幅面宽度上印刷图像对油墨的需求。 一般通过调整墨斗辊的转角和转速大小来进行调整。 墨斗辊的转动动力可以来自主电机或者由单独的伺服电机来驱动。 当采用单独电机来驱动时,一般是通过调整墨斗辊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墨斗辊出墨量大小的调整。 4.供水量控制 胶印实验证明,在油墨中含有10%-20%的水分时,不会影响印品质量,而当油墨中含水量为6%-12%时印品质量最好。 油墨的乳化率20?30% 超过此值的影响 印刷故障: 水分过大---花版----印品网点发空、墨辊脱墨、色彩无光、层次模糊、印迹干燥速度慢,机械伸长,套印不准。 水分过小—糊版、脏版、网点不清晰 关键问题:使印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的前提下把供水量控制在最小程度。 水量控 制是必 须的 5.温度控制 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由于: 输墨工作带来的温度的变化 在印刷时,由于输墨部件需要对油墨辗压,打匀向外传送,在油墨被打匀撕裂的过程中,辊子需要克服油墨的内摩擦力而做功使辊子表面的温度上升,辊子表面的载墨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印张表面的墨量发生变化。 四色印刷时除影响阶调外还会引起色调的变化,使印品产生严重色偏,直接影响印品质量。 因此,温度是需要加以控制的。 输墨装置中以串墨辊表面温度升高最多。 温度控制一般采用在串墨辊内部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有些印刷机在墨斗辊芯部也通入冷却水. 对于胶印: 生产中使用的润版液可以减低装置的温度。 对于凸印: 采用水性油墨进行降温。 对于数字印刷机: 串水棍通入冷却水进行水冷。 日本三菱印刷机制造部门一项研究表明:彩色印刷品的颜色偏差百分之六十五是由于输墨装置温度变化引起的。 胶印自动控制的主要任务 1、自动上墨 2、局部墨量控制 3、总墨量控制 4、水量控制 5、温度控制 四、自动控制回路 1、供墨量调节回路 (1)总体墨量控制: 一方面要跟随主机速度变化改变供墨,另一方面可单独调节墨量的大小。 主要通过调节墨辊转速。 (2)分区墨量控制: 在印刷生产中印版做好后装于印刷机上需要进行试印刷。 这段时间很长,为了缩短印刷准备时间,先进的印刷机都备有印版阅读装置,在印版上读取印刷元素面积,并按此数据预先调整印刷设备状态,达到预调油墨量的目的。 (3)稳定墨斗中油墨储量的回路 2、供水量调节回路 现代胶印机多配有水量调节和控制部分。 主要通过调节水辊转速。 也可以采用控制喷水量大小实现水量控制。 水膜厚度测量仪(红外光度计) 原理:水溶液对2.55μm波段几乎不吸收——参考段 水溶液对2.96μm波段有显著吸收——测量段 Lambert-Beer定律:lnI0 / I=k·b·c 其中,I0—入射光强度; I—透射光强度; b—水膜厚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