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用 1.消化作用:唾液可湿润食物利于咀嚼和吞咽;溶于水的食物→味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清洁作用: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3.排泄作用: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 4.免疫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 食管内的压力 中段:≈胸内压(两端>胸内压)。 上段:咽-食管连接处(1~3cm)的高压区(6.67~10.7kPa)。 作用:防吸入空气进入食管;避免食管内的食物被吸出而入肺。 食管-贲门连接处上方(3~6cm)的高压区(内压比胃高0.67~1.33kPa)。 作用:防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到了类似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故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如食团的机械刺激,可反射性的引起其舒张;而当食团入胃后,引起胃泌素的释放又加强其收缩。 1、胃酸(HCl) ⑴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⑵形式: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 总 酸:125~165mmol/L ⑶分泌量: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 最大排酸量:20~25mmol/h(组胺试验)。 最大排酸量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5)胃酸的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 由泌酸壁细胞分泌,为一种糖蛋白。 内因子与Vit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免被消化酶破坏; 促进VitB12在回肠吸收; 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三、复胃消化(微生物消化) 食管沟(山羊) (一)瘤胃(rumen)和网胃的消化 1、瘤胃微生物生存条件 ①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瘤胃节律性运动,将内容物搅和与后排。 ?③内容物含水稳定,渗透压接近血液水平。 ?④发酵产热,温度相对较高。 ?⑤PH值5.5~7.5,微生物产生的酸被唾液中和。 ?⑥内容物高度缺氧有利于嫌气性细菌繁殖。 ∴ 瘤胃是一个良好的微生物发酵罐 2、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 ①纤毛虫: 1g瘤胃内容物含纤毛虫60-180万。分贫毛和全毛两类,都严格厌氧。全毛虫主要分解淀粉等糖,产生乳酸和少量VFA;贫毛类也以分解淀粉为主,还可发酵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纤毛虫内有细菌在其体内共生,有微型反刍动物之称。纤毛虫的消化能力完全依靠体内有关酶类:淀粉酶、蔗糖酶、呋喃果聚糖酶、蛋白酶、脱氨基酶、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 ②细菌 是瘤胃内最主要的微生物,1g瘤胃微生物中含细菌约150-250亿个。 瘤胃内细菌的主要区系: 发酵糖类分解乳酸细菌区系; 分解纤维素细菌区系可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纤维二糖等; 分解蛋白质细菌区系;合成蛋白质细菌区系;合成维生素细菌区系等。纤维素的最终分解产物:乙酸、丙酸、丁酸、CO2、CH4等。 ??? ③瘤胃厌氧真菌 占瘤胃微生物总数的8%。瘤胃真菌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糖苷酶、半乳糖醛酸酶和蛋白酶等,对纤维素有强大的分解能力。 共生:瘤胃同件微生物与宿主存在共生关系;微生物之间(纤毛虫与细菌)存在共生关系;细菌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 ??? ①糖类的分解与利用: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丙酮酸/乳酸→VFA+CH4+CO2VFA主要是:乙酸、丙酸、丁酸。微生物将淀粉、葡萄糖和其它糖类分解、也利用饲料中单糖和双糖合成糖原,进入小肠后,糖元被动物消化利用。乙酸和丁酸是泌乳期合成乳脂的主要原料。泌乳牛吸收的葡萄糖60%用来合成牛乳。 ??? 3、瘤胃内的代谢消化过程 ②蛋白质的消化和代谢 反刍动物能同时利用饲料中的蛋白氮和非蛋白氮,构成微生物自身的蛋白质,供宿主利用 ??? 生产中的应用甲醛等预先处理饲料蛋白质可显著降低饲料蛋白质被微生物的分解量提高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尿素、铵盐、酰胺等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氨,一部分可被微生物利用。尿素在脲酶作用下迅速分解,是微生物利用氨的4倍,要防止氨中毒。可通过抑制脲酶活性、制成尿素衍生物、补充易消化的糖类饲料等。 ??? 尿素再循环: ??? 胃内(大肠)的NH3除被微生物利用外,一部分被吸收运输到肝脏,在肝脏内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资管理知识题库-填空题.doc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PSR-SX600 Owner's Manual (Traditional Chinese) 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领导带班制度.pdf VIP
- 安徽工程大学【个人简历】简单风格四页精美套装简历-简历模板.docx VIP
- 2024年其他类-化验员-水质化验员考试历年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中国粮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ppt VIP
- 2024年其他类-化验员-水质化验员考试历年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4年其他类-化验员-水质化验员考试历年常考点试题带答案版.docx VIP
- 株洲湘江四桥42米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施工技术方案.doc VIP
- GB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