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结 总之,对于临床怀疑ARVC/D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ECG可提供很丰富的诊断信息,MRI可将心肌组织和脂肪组织清晰地区分开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MB心肌组织免疫组化可提供特异性的诊断。对于高危ARVC/D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植入ICD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亦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阳贻红 前言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亦称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现以ARVD/C表示。 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置换,起初为区域性,逐渐呈全心弥漫性受累。有时左心室亦可受累,而间隔相对很少受累;主要累及RV前壁漏部、心尖部及后下壁,三者构成了所谓的“发育不良三角”。 常为家族性发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右心扩大和猝死。 发育不良三角 流行病学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 是年轻人较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 发病年龄:20~40岁,平均发病年龄29岁。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50%~80%的病例有家族史。 病因 ARVC的病因目前所知甚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目前已确定9种不同的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本病相关。 2.个体发育异常学说 认为右心室病变系右心室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形态学上表现为右心室壁极薄。多见于儿童或青壮年。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将ARVD/C称之为右心室发育不良。 3.退变或变性学说 认为右心室心肌病变是由于某种代谢或超微结构缺陷引起的进行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的结果。 4.炎症学说 认为心肌被脂肪组织代替是慢性心肌炎引起的后天性损伤(炎症、坏死)和修复过程演进的结果。动物实验证实,柯萨奇B3病毒及木瓜病毒感染时可呈相同变化。 临床表现 ARVC/D的自然病史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隐匿”期:患者无症状,但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心肌的病变常局限于右室一个特定的区域。 2、显著电紊乱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伴随着相应的症状,如心悸、晕厥等。 3、右室衰竭期:出现右室衰竭的症状。 4、双室衰竭期:疾病的晚期,心脏的泵血功能丧失。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特别是早期诊断困难。 1994年、2002年、2006年先后发表过三个ARVC诊断标准, 2010 年2月专家组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修改的诊断标准。 2010年2月出台的修订标准,依据近15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的的心电图指标、量化的心脏影像学标准和形态学标准等。增加了临界诊断和可疑诊断。对于早期出现和敏感性较高的复极异常指标升级为主要指标;同样将该疾病的典型心律失常LBBB型室速升级为主要指标,增加了基因突变的指标,尽管为次要条件,但已经肯定了遗传学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地位。 诊断标准 Ⅰ.整体和/或局部运动障碍和结构改变 主要条件 二维超声 右室局部无运动,运动障碍或室壁瘤伴有以下表现之一: --右室流出道胸骨旁长轴(PLAXRVOT)≥32 mm(体表面积校正后[PLAX/BSA] ≥19 mm/m2) --右室流出道胸骨旁短轴(PSAXRVOT)≥36 mm(体表面积校正后[PSAX/BSA] ≥21 mm/m2) --或面积变化分数≤33% MRI 右室局部无运动、运动障碍或右室收缩不协调伴有以下表现之一: --右室舒张末容积/BSA≥110mL/m2(男);≥100 mL/m2(女) --或右室射血分数(RVEF)≤40% 右室造影 右室局部无运动、运动减低或室壁瘤 诊断标准 Ⅰ.整体和/或局部运动障碍和结构改变 次要条件 ①轻度整体性右室扩张和/或射血分数降低而左室正常; ②右室轻度节段性扩张; ③右室局部运动幅度降低次要条件: 二维超声 右室局部无运动或运动障碍伴有以下表现之一: --PLAXRVOT≥29 mm 至32 mm(体表面积校正后[PLAX/BSA] ≥16至19 mm/m2) --PSAXRVOT≥32 mm至36 mm(体表面积校正后[PSAX/BSA] ≥18至21 mm/m2) --面积变化分数33%至≤40% MRI --右室局部无运动、运动障碍或右室收缩不协调,伴有以下表现之一: --右室舒张末容积/BSA ≥100ml/m2至110mL/ m2 (男);≥90 ml/m2至 100 mL/m2 (女) --或右室射血分数(RVEF)40% 至≤45%。 心超表现 二维超声检查则有以下特征: 三尖瓣下基底部下壁舒张期局部膨出及收缩期运动障碍; 右室轻、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自考13005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pdf VIP
- 英语四六级常见短语及词组固定搭配汇总.pdf VIP
- 2025年自考税收筹划真题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pdf VIP
- 6SE70系列变频器讲解及Drive Monitor调试(内部员工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