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议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子不器,议论文

君子不器,议论文 篇一:君子不器事例文章汇总 君子不器作文范例汇总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分析】 君子不器,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这个释义,跟李泽厚的解释类似,即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短暂的单一的目标。 这是一个“君子”,对自身的要求。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要有“用人只能”。 而安德烈对于“君子不器”的解释,则更侧重于“君子”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的本领——“不把任何人当成器具来对待”。 简单来说,认人要深且全面,不能简单地看到别人的某一点,某一项才能,就把对他的认知定位。 不把身边的人的作用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发挥这个人更多的优势和专长来帮助自己,为己所用。 个人认为,对孔子的这句话的两种理解,都可以行文。 一是君子对自身的要求,一是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两者相结合,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考试作文解析 七宝中学 杨帆 【原题再现】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 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与构思】1.抓住核心:君子不器。 2.概念分析:什么是“器”? 器:工具,机械,器具。特点:某种特定的功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情感、思想。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形而下者谓之器…… 对“君子不器”的解释: (1)李泽厚:自己不要成为工具。(赚钱的工具,学习的机器……) (2)莱维: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包括自己,他人。(不要指使他人,利用别人,把别人当工具为自己牟利) 对这两种解释,引发思考 对人对己——兼顾之 也可以有所侧重,另一点要搭到(至少要提及还有另一角度的解释),比如:两种说法,我更认可…… 我对某一点的体会更深…… 3.因果分析: (1)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工具? (2)为什么不能把别人当成工具? 4.条件分析: 怎样才能做到“君子不器”——不器己,不器人? 5.现实意义——联系当下情况,有反思、批判意识。 【典型错误】 一、偏题情况: 1.理解材料过于笼统:孔子说……李说……安说……所以,(1)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3)要尊重不同的看法(4)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5)换个角度看问题…… 2.联系材料蜻蜓点水,就另起炉灶,套用自己熟悉的话题: 孔子说……李说……安说……我的认为(我的看法是):(1)要创新(2)要有气节(3)以人为本(4)尊重他人(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独善其身…… 与观点“君子不器”的勾连若即若离。 3.套题情况,生搬硬套写过的饿题目:《复制》,《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停下脚步等灵魂》…… 二、论据与论证 1.所选事例和名言“贴标签”的情况严重。 2.事例老旧:爱迪生,司马迁,陶渊明,居里夫人…… 3.论据与观点之间缺少勾连。 三、试批过程中的问题: 1.只写一点:不能让自己成为机器工具。(45、46分,看论述,如说理透彻,可上浮。) 2.对“不器”的理解有误。看“误”的程度,如论“创新”,“自我价值的定位”。(三类,四类上) 3. 重论“如何不使人?器化?”,转论平等,尊重,宽容,自信,奉献…… 要看论述过程是否能与“器”勾连。 4.把使人“器化”的理由具体化,比如名利,金钱,成绩…… 要看论述过程扣不扣“器化”。 以仁德闻名的刘玄德为争天下三顾茅庐, 孔明受其感化愿与之出 山, 于是 “受命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两人皆不妄君子之称,孔明不器己,故需三请。玄德诚心相待,没有 逢场做戏利用之意,这即是不器人。人非器皿,无价可言,君子不将 自己看成器物便是一种傲骨。器具媚态,辗转于颜色,眼色之下,暴 露无疑,于是君子固非器,更应不器。其次再精美的器具都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