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系列入室盗窃犯罪侦防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题目 系列入室盗窃犯罪侦防对策 类型 指导老师 姓名 学 号 专 业 侦查 一、选题依据 1、研究的意义 盗窃犯罪案件在全部侵犯财产的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中入室盗窃罪案件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盗窃案件,特别是近几年来,入室盗窃犯罪案件急剧增多。入室盗窃犯罪案发率高、危害严重,它使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扰乱了公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入室盗窃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对于有效遏制入室盗窃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集中主要集中 1.查阅文献。查阅系列入室盗窃犯罪侦防的相关论文、书籍资料,得到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找到切入点。 2.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国内外对入室盗窃犯罪侦防的研究现状 3.案例研究法。找出近几年比较典型的案例,对案例进行全面的解剖和分析,说明现有的系列入室盗窃犯罪侦防工作中的不足。 4.调查法。通过对海宁部分刑侦大队对系列入室盗窃犯罪破获案件相关调查研究,了解系列入室盗窃犯罪案件的特点和手段。 四、研究进度计划 2012年3月20日——2012年10月20日 完成选题并收集相关资料 2012年10月21日——2013年1月18日 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1月19日——2013年5月20日 完成初稿、外文献翻译稿及文献综述 2013年5月21日——2013年6月1日 对论文进行修改 2013年6月2日——2013年6月 15日 提交装订好的正式稿 五、参考文献 [1] 李长青. 谈入室盗窃案件现场的勘查重点[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2]陆冬英,苏伟. 入室盗窃犯罪的打防对策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入室盗窃为切入点[J]. 学理论. 2010(25)刘万成. 温州市盗抢犯罪现状调查与防控对策研究[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0(04)乔然. 英德预防入室盗窃犯罪的特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5(06)羽,黄飞宇,黄文翔. 对辖区入室盗窃案件发案的预警及治理对策[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S1赵勇,刘民,柏书华,蹇璐亦. 系列入室盗窃案件的犯罪距离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郭新刚. 防范入室盗窃十招[J]. 政府法制. 2008(20)王淑华,刘威,武帅,崔岩,李树明. 谈当前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与侦查对策[J]. 辽宁警专学报. 2005(06)郭合计,梁全清. 对一系列入室盗窃团伙案的剖析[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6)谢珂. 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与串并[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Tseloni,A,Wittebrood,K,Farrell,G,Pease,K.‘Burglary Victimiz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therlands’.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 2004 :77-86. [12]Bernasco,W.,Luykx,F.Effects of attractiveness, opportunity and accessibility to burglars on residential burglary rates of urban neighborhoods. Criminology . 2003:220-235. [13] [2] 欧焕章,赵辉. 入室盗窃破案率低的原因[J]. 中国刑事警察. 高峻. 找出规律 积极防范 是减少入室盗窃案件的有效途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5(02):37-45. [15] 赵勇,刘民,柏书华,蹇璐亦. 系列入室盗窃案件的犯罪距离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邓裕东. 谈入室盗窃的新手法[J].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盛耀祖. 关于当前遏制入室盗窃发案的思考[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康树华,石芳. 当前我国盗窃犯罪的现状和特点[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赵秉志. 论盗窃罪的既遂未遂问题[J].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5(03):11-28 [20]成锡奎,杨放. 当前盗窃案件的特点、原因、趋势和对策——对上海市盗窃案件的调查[J]. 法学. 2006(05):91-105 审 核 意 见

文档评论(0)

dai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