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考纲:1.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知识梳理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__________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____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____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 ______.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则p是q的____条件,q是p的____条件. (2)如果p?q,那么p与q互为__________. 学情自测 解析:(1)变量x没有赋值,无法判断语句的真假,故不是命题.(2)“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綈p,则綈q”.(3)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4)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p?q且q p;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是指q?p且p q,因此它们表达的意义不同. 答案:(1)× (2)× (3)√ (4)× 3.(2014·广东卷)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则“a≤b”是“sin A≤sin B”的(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4.(2013·福建卷)已知集合A={1,a},B={1,2,3},则“a=3”是“A?B”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A={1,a},B={1,2,3},A?B,∴a∈B且a≠1,∴a=2或3,∴“a=3”是“A?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5.命题“若a>-3,则a>-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B.原命题正确,从而其逆否命题也正确;其逆命题为“若a>-6,则a>-3”是假命题,从而其否命题也是假命题.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判断 D.逆否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思路点拨】 先判断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是否写的正确,再判断其真假. 【解析】 f′(x)=ex-m,x∈(0,+∞),由f(x)是增函数知f′(x)≥0恒成立,即m≤ex,x∈(0,+∞)恒成立,从而m≤1,即原命题正确.对于A,否命题写错,故A错;对于B,逆命题写对,但逆命题是真命题,故B错;对于C,逆否命题写错,故C错;对于D逆否命题正确,且为真命题,故选D. 【答案】 D 【规律方法】 1.(1)在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考查每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2)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需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不变. 2.判定命题为真,必须推理证明;若说明为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有时可转化为与之等价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解析:选B.易知原命题为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设z1=3+4i,z2=4+3i,则有|z1|=|z2|, 但是z1与z2不是共轭复数,所以逆命题为假,同时否命题也为假.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思路点拨】 用定义法进行判断,注意判断为假命题时,可以采用反例法. 【解析】 由于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而p q,设f(x)=x3在x=0处f′(0)=0,而x=0不是极值点,故选C. 【答案】 C 【规律方法】 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如“xy≠1”是“x≠1或y≠1”的何种条件,即可转化为判断“x=1且y=1”是“xy=1”的何种条件. 解析:选A.当四边形ABCD为菱形时,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必有AC⊥BD;但当AC⊥BD时,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如图),因此“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 【规律方法】 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时应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p是q的充分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口腔科门诊护士接诊流程ppt新版【16页】.pptx VIP
- 课件:土壤有机质的测定.ppt VIP
- 2025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材料与试验协会 E 3-2001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中文版).pdf VIP
- 设备台账标准格式.xls VIP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模板.docx
- 玩家国度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主板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2025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辅警招考时事政治考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