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互文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
教学难点:赋、比、兴手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本书的前两课学习了《诗经》跟《楚辞》,那在接下来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汉乐府诗集》。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乐府”,什么是“乐府诗”吗?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乐府”。 汉代的民歌,是当时国家音乐机关乐府所采集的,配上乐曲来歌唱,入乐的歌词便称为乐府诗。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意思指(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本诗出自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同学们应该听说过不少我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最常听得有哪些?(牛郎织女、梁祝化蝶、白蛇传、西厢记、天仙配、长恨歌、红楼梦、墙头马上、孟姜女等等)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文讲的也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你们通过预习有没有了解了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正文前面的序来了解一下。
二、结合序,了解故事梗概
1、“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序文一般紧跟在题目后,在正文之前。序的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
2、学生朗读序,教师讲解字词,学生概括序的内容。
我们大概了解了故事内容,但故事的具体经过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进入正文。
三、“赋比兴”手法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关于“兴”
(1)这个故事讲的是刘、焦的故事,但在文章开头却插入这么一句话,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回答)
(2)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他物”的作用是或渲染气氛,或启发联想,或引起过渡。“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
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3)同样的例子还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花心》)
关于“比”
(1)“比”也是民歌常用的一种手法。
“比”:比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
(2)这句话将什么比做什么?将孔雀失偶比喻夫妻离散。
(3)课文中还有多处运用了“比”手法,同学们可以找出来吗?
如:“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关于“赋”
(1)第二段从十三岁直讲到十七岁,一一列出来会不会很繁琐?(让学生思考)
(2)其实这种铺陈手法叫做“赋”。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者,铺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
所以说,这是不繁琐的。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3)你能从诗中再找出几段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并说说其作用吗?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
小结
本诗继承了《诗经》的优秀表现手法赋、比、兴,这些手法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课时
四、疏通文意,掌握有关文言知识(课前学生预先查找,课上一起画出,查漏补缺,疑难再答)
1、古今异义词
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