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性别暴力就是侵害人权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别暴力就是侵害人权分析

性別暴力就是侵害人權 楊嘉宏 高雄市立路竹高中輔導教師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認識性別暴力 「性別暴力(gender-based violence)」,是指一切源自於性別不平等而出現的暴力行為。 常見的暴力形式有: 性侵害 性騷擾 家庭暴力 親密關係暴力 性/別暴力 性騷擾/性侵害 要女學生躺下 師伸狼爪 【聯合報╱記者曹敏吉/高雄報導】 高雄市某國中特教班陳姓男老師,要求一名中度智障的女學生下課後留下來和她獨處,並關起教室大門,要求女學生躺下來供他強摸臉部及胸部。陳老師雖已賠償110萬元,與女生家長達成和解,高雄地方法院仍依強制猥褻罪將他判刑3年2月,陳老師不服判決提出上訴,被高雄高分院駁回。 法官說,被告身為特教老師,明知被害女學心智缺陷,竟不思愛護,利用女學生對師長的信任,利用下課強制猥褻女學生,違背家長及社會所託負老師的教育使命,對女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造成不可彌補傷害。。 假輔導之名 狼師性侵4學生 【聯合晚報╱記者羅緗綸/新竹縣報導】 新竹縣某國立高中爆發女學生遭鄒姓輔導老師性侵,校方向多年來曾接受鄒老師輔導的362名女學生發出問卷調查,學生陸續回覆,目前確認4名女學生遭侵害,鄒姓老師則已於去年3月底遭解聘。 這件校園女學生遭資深輔導老師性侵醜聞,因1名女學生在畢業7年後的去年2月,發現鄒老師貼海報招覽「寒假輔導」學生,她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害」,因此向學校舉發,學校調查後,陸續發現還有人受害。 國二男性侵3同學 ?台北市中正區一所國中,爆發學校一名國二男學生,今年3月7號的時候,強迫同校的一名女同學,到學校附近的公廁,幫他做不雅舉動,事後這名男學生竟還在學校大肆宣揚、洋洋得意,讓受害的女學生身心嚴重受創,痛苦不堪,甚至學校在3月11號得知之後發現,這名男同學不僅只侵犯這一名女學生,男同學還分別在半年前、一年前對其他兩名同校女學生,也進行類似的不雅舉動,台北市家暴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張美美說,社工介入輔導受害的女學生時,女同學非常害怕、情緒激動、不斷地哭。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嚴重性 台灣每一年有超過九萬個婦女受到家庭暴力的侵害, 每天約有二十五位婦女向法院申請保護令, 每隔三個小時就有一位婦女因不堪丈夫暴力,忍無可忍,走上刑事訴訟途徑 性別暴力問題嚴重值得社會重視。 家暴防治宣導影片 36巷5號4樓 家庭暴力的迷思 迷思:受虐婦女不是自己犯錯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而且教育程度必然很低。 事實:許多受虐婦女長期扮演著委屈求全的角色,即使受虐者繼續留在婚姻中,也往往是為了孩子、經濟因素或背負了傳統要求〞好女人〞必須維繫整個家庭的責任等等原因,而不得已繼續留在暴力關係中,絕對不是有被虐待狂。 受虐婦女的教育程度從小學到博士都有。 家庭暴力的迷思 迷思:施虐者有精神病、虐待狂,或是失敗者,而且缺乏愛心、長相凶暴的人。 事實:施虐者之身心狀況與常人無異,而在暴行後,施虐者甚至常後悔自己的衝動行為,但是若不經過治療,施虐者是很難終止其暴力行為的 。 有許多施虐者是醫生、律師、政治家等專業人士,而且長相斯文體面,甚至有時施虐者是相當善體人意,頗有情趣的。 家暴防治宣導影片 一百公分的世界 家庭暴力的迷思 迷思:受虐婦女大可以一走了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由於許多受虐婦女抱持著相對保守的家庭觀,常一味地認為自己必須為整個家庭健全負完全的責任,再加上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或想要離開但施虐者卻揚言對其不利,因此,受虐婦女常常在真正離家前有許多的掙扎。 家庭暴力的迷思 迷思: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即使不堪虐待,也要繼續忍不去。 事實:光是目睹暴力,就足以對孩子造成巨創,絕非受益。一個完整而不健全的家,孩子通常只是另一個受害者。 為什麼暴力會不斷複製 雖然目睹家暴的小孩子內心會害怕施暴者,或同情被害者,但可能也會看到施暴者是比較有權勢、不會被欺負的強者,因而學習加害者的暴力言行。 受害者則會被視為是不敢反抗,沒地位、不勇敢的軟弱角色 當目睹暴力的孩子不了解其中的迷思與矛盾,就會學習到用暴力/權勢來解決問題,複製了暴力的行為。 親密關係暴力 親密關係暴力 『分手暴力調查報告』 台灣至少每兩天發生一件分手暴力新聞 至少每週發生一次分手殺害致死案 至少每隔一週發生情感糾紛而自殺的事件......... 可怕的分手暴力 台中市昨發生駭人殺童兇案。一名29歲朱姓男子疑與15歲許姓國三少女有感情糾紛,昨天下午闖入少女住處,先砍殺她的兩名弟弟,再挾持少女到7樓頂樓,跨 坐女兒牆揚言跳樓同歸於盡,警消趕至與朱嫌對峙,藉遞菸機會將朱嫌拉下制伏。少女的兩名弟弟送醫後,11歲的小弟傷重不治,14歲的大弟腸子外流,經急救 後脫離險境。 性/別暴力 校園裡的性/別霸凌 除了女性外,性別暴力也常發生在以下的性別弱勢者身上: 非男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