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_0
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
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由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因而形成了深厚的伦理道德意蕴,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其运行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从而使乡土社会具有独特的关系结构、沟通模式、治理方式与权力形式。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对中国乡土社会做了非常客观、详细的描述,反映了乡土社会的真实面貌,涵盖了家、国家、天下的伦常。正如费老在重刊序言中所言: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怎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费老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给世人展现一个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本色与伦理模式。
一、乡土社会的伦理本色
乡土社会有其独特的本色,体现于乡与土二字之中,从乡与土的社会特征人手来描述乡土社会的发展变化。土指的是土地、农业和守土意识,对于靠种地谋生的人来说,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可以看出土在乡土社会文化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是农民的唯一希望,也是最重要的财产,生活几乎全部寄托于土地。乡指的是群、故乡和具体的时空坐落。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而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具有不流动性的特征。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家行动不得,侍候庄家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所以,空间的不流动性使得人们长期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是一种常态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通过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与礼仪规范维系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培养了一种熟悉感。而关于熟悉感的培养正如费老所讲的: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乐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而靠这种方式维系秩序的社会是礼俗社会,礼俗社会不需要法律,靠的是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人们之间通过礼仪、乡规民约等建立了相互信任,以信任调节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稳定。而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甚至对物也很熟悉,凭着对物的熟悉所形成的经验判断来指导生活,虽然不带有普遍真理,也不需要带有普遍的真理,但它却潜移默化地传承着,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这是乡土社会特有的一种指导生活的方式。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这里费老将礼仪与人情合在了一起来谈,使严格的礼仪规范融入在人情之中,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人情进行渗透与融化,相形之下使得这种社会形态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在熟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方式也比较独特与自由,可以通过眉目传情、指石相证,甚至足声、说话声音、气味等传递信息,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与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文字就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可见。文字的产生原本是为了不同时空的人交流的,但在乡土社会,由于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以及生活的一成不变。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更明白、更丰富、更快捷,这就使得作为人类交流沟通媒介的间接载体文字在乡土社会中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其功能似乎完全可以用语言来代替。语言是足够传递时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条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这样看来,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的接触和按同一的定型的模式去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必要使用文字,文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思路_0.doc
- 影响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社会因素分析_0.doc
- 影视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体育电影百年历程_0.doc
- 征地补偿标准的公平性研究_0.doc
- 彻底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杀手锏_0.doc
- 徘徊于“情”与“志”之间_0.doc
- 微博火爆现象背后博客的艺术社会学意义_0.doc
- 微博的伦理道德审视_0.doc
-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_0.doc
- 德为谁用----道德无效现象分析.doc
-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华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永胜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新乐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吉泰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建筑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二道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铁人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