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把握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把握重点

新闻报道把握重点 篇一:新闻宣传关键是把握好度 浅析新闻宣传的量度把握 新闻宣传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极端负责、极端认真地抓好。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进一步增大,舆论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搞好新闻宣传的统筹策划,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呢?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审慎把握“这”与“那”。就是要审慎处理好报“这”还是报“那”,即报什么与不报什么、同一事实报这部分还是那部分的关系。大千世界,每天都会发生数不尽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应作为新闻来报道,哪些内容应重点报道,哪些不宜报道,这都需要审慎的进行权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记者头脑反映的产物,而不是事实本身,即使西方所标榜的“客观报道”也不是绝对的客观,从来都没有“有闻必录”、“有闻必报”、“有什么就报什么”。选择哪些事情、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某种政治倾向、价值导向和思想情感。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告诉我们,媒体正是通过有选择地报道哪些事情,不报道哪些事情,侧重报道事实的哪个部分,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凝聚人们的意志,左右人们的思考,直至影响或改变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二、精心把握“多”与“少”。就是要处理好“报多”与“报少”的关系。任何事情都有量变和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而且量变本身也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新闻宣传同样如此。在新闻宣传中比 较常见的情况是:宣传好典型说过了头就会成虚夸,使人产生怀疑。人们不禁会问,他们真的有那么好吗?难道一点问题都没有吗?报道得如此完美,是不是有意遮掩什么啊?批评坏典型说过了头就可能引起怜悯同情之心。1958年11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谈话强调,“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头脑要清楚,要冷静。”能不能很好地把握报道数量、报道火候,是新闻工作冷静不冷静、清楚不清楚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其社会洞察能力及传播效果预见力的直接检验。具体这个数量如何把握,有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呢?人们常说“话说七分”为佳,有人在博客中细数了话说七分的好处:“说话只说七分话,谦谦逊逊不浮夸;穿衣只防七分寒,增强免疫保平安;教人只教七分好,剩下发挥利思考:子女只给七分爱,风浪里面显风采??”这个标准也可以运用到新闻宣传中,如果计划刊发10篇报道发到第7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防止舆论“偏转”的可能,真正把报道“火候”把握得恰当好处。 三、科学把握“长”与“短”。就是要合理处理报道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关系着新闻报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对某一事件的报道是采取连续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还是仅仅报一个短消息、一闪而过;是频频发声,还是间隔一段时间再发声,直接体现新闻宣传工作者量、度把握的能力和水平。1997年8月《大河报》对“张金柱事件”的报道采取了全程连续跟踪报道,一直持续到次年2月份结束,而且中间多个重要节点处理得也比较到位,在全省、全国和媒体界引起很大轰动,加上后期《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做的深度调查报道的跟进,进而引发了一场全国警察形象大讨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新闻 宣传效果。当前,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在时间的把握上显得不够恰当,存在着“抢发、迟发、漏发、乱发”的现象,而且多数跟进引导不力,不仅介入晚、反应慢,而且有头无尾,成为为受众所诟病的“烂尾新闻”,导致发声不及时、跟踪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四、合理把握“窄”与“广”。就是要处理好传播范围和参与媒体多少的问题。首先是传播范围,有些事情的报道对传播范围的控制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情绪和事情的处理节奏。自古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负面事件,必须把传播范围调控好、引导好,防止在舆论上“节外生枝”,给事情处理带来干扰。值得提出的是,就是报道好的方面,同样也有个把握传播范围的问题,好事也并不是传播范围越大越好;对一个地区是好事,另一个地区如果也拿来报道,可能就会变成坏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对于参与媒体种类和数量的把握,也是需要深入考虑的一个问题,力求达到一种媒体组合最优化的效果。当然,控制传播范围其出发点一定要从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向好”发展来着眼,不能出于“掩、捂、拖”的目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造成被动。 五、妥善把握“正”与“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针,既有质的规定、也有量的要求。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多报道那些好事、喜事、光明的事、使人振奋的事??力求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媒体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应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把握好负面事情的报道,1959年6月20日,毛泽东对新华社关于广东水灾的内部参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