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版新学案2017届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3讲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点3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要点
考点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分离、提纯和检验的常用方法 (1)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 (2)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3)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 (4)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 (5)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 ) (6)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 (7)用升华法分离碘单质和沙子的混合物( ) (8)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 (9)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甲苯的混合物( ) (10)用蒸馏法分离酒精与苯酚(沸点为182 ℃)的混合物(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__________。 (2)分离固体和液体用__________。 (3)分离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用__________。 (4)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用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d (4)b 3.(2016·全国甲卷,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解析: A项中,NaHCO3、Al(OH)3加入足量水中,NaHCO3溶解,Al(OH)3不溶解;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NaHCO3、Al(OH)3均能与H2SO4反应,最后不会有固体剩余。B项中,NaHCO3溶于水,AgCl不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AgCl仍不溶解。C项中Na2SO3溶于水,BaCO3不溶于水,BaCO3能溶于稀盐酸:BaCO3+2HCl=== BaCl2+H2O+CO2↑,Na2SO3、BaCO3均能与稀H2SO4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BaCO3+H2SO4 ===BaSO4+H2O+CO2↑。D项中,CuSO4和Na2CO3都能溶于稀硫酸。 答案: C 4.(2016·全国丙卷,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以免发生液滴飞溅,错误;B项,加热KMnO4制取O2,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炸裂试管,错误;C项,制备纯净Cl2时,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H2SO4干燥气体,错误;D项,萃取操作时,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操作正确。 答案: D 5.(2015·天津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解析: A项,在溶液中加KSCN可检验Fe3+的存在,但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无Fe2+,错误;B项,无水CuSO4遇水蒸气生成蓝色的CuSO·5H2O晶体,常用无水CuSO4来证明水分的存在,正确;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只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无K+,错误;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错误。 答案: B 6.(2013·课标全国卷Ⅰ,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A错误;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是由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C错误;乙醚和丁醇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正确。 答案: D 题组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溶液中可能含有Ag+,从而生成AgCl沉淀;B项中溶液最终呈血红色,说明加氯水后的溶液中存在Fe3+,但在此之前并不显血红色,说明Fe3+是由Fe2+氧化得到;C项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就是SO2,还可能是其他气体,如氯气或O3等;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