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2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3 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 §4 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1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生物生产的基本概念 生物生产 生物量与生产量 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与净初级生产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的基本特点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生物生产 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不断运转,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的过程,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生物生产常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次。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或第一性生产。 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生产。 生物量和生产量 生物量(biomass):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它可以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standing crop)。 现存的数量以N表示,现在的生物量以B表示。现存生物量通常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干重(g·m-2)或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热值来表示(J ·m-2 )。 生产量(production): 是在一定时间阶段中,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新生产出的有机体的数量、重量或能量。它是时间上积累的概念,即含有速率的概念。有的文献资料中,生产量、生产力(production rate)和生产率(productivity)视为同义语,有的则分别给予明确的定义。 生物量和生产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到某一特定时刻为止,生态系统所积累下来的生产量,而后者是某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积存的生物量。 生产量和现存量关系示意图 总初级生产与净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过程可用下列方程式概述: 光能 6CO2+6H2O C6H12O6 + 6O2 叶绿素 总初级生产(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与净初级生产(net primary production,NP):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常用的单位:J · m -2 · a-1 或 gDW · m -2 · a-1;植物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掉的(R),余下的有机物质即为净初级生产(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GP=NP+R ; NP=GP-R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产量收割法:收获植物地上部分烘干至恒重,获得单位时间内的净初级生产量。 氧气测定法: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 二氧化碳测定法:用特定空间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作为进入植物体有机质中的量,进而估算有机质的量。 pH测定法:水体中的pH值随着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发生变化,根据pH值变化估算初级生产量。 叶绿素测定法:叶绿素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密切的定量关系,通过测定体中的叶绿素可以估计初级生产力。 放射性标记测定法:把具有14C的碳酸盐(14CO32-)放入含有天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测定放射性活性,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由于浮游植物在黑暗中也能吸收14C,因此,还要用“暗吸收”加以校正。 黑白瓶法 次级生产的基本特点 次级生产过程模型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按已知同化量A和呼吸量R,估计生产量P P=C-Fu-R, Fu-尿粪量 根据个体生长或增重的部分Pg和新生个体重Pr,估计P P= Pg +Pr 根据生物量净变化△B和死亡损失E,估计P P= △B+ E §2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资源分解的过程:分碎裂过程、异化过程和淋溶过程等三个过程。 资源分解的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改造地球表面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八年级美术上册5静物画有声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x
- 电子鼓hd3中文说明书.pdf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通桥(2018)1301-Ⅲ时速250公里、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6+24+16)m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pdf
- 2024年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限公司招聘【221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眼部健康保养.ppt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 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