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颓废的现代性
浅谈颓废的现代性
[ 论文 关键词]颓废 颓废主义 现代 性
[论文摘要]颓废,作为19世纪文化 艺术 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理性主义暴政下的现代文化危机。它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是艺术家借以逃避现代生活的矛盾、痛苦和精神荒芜的解救之道,客观上体现了艺术家在现代性语境中对抗资产阶级理性主义的审美立场。无论是作为一种美学理想,还是作为一种文化样态,颓废概念都无法回避其现代性的实质。
颓废(decadence),就其深深植根于时间的破坏性、存在的有限性以及几乎与生俱来的死亡意识之中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所无法回避的一个方面,几乎所有的古代民族都熟悉这种或那种形式的颓废神话。然而,尽管颓废的概念相当古老,与颓废有关的词语在欧洲语言中的流行,却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
在现代文艺批评中,最先对艺术上的“颓废风格”(style of decadence)予以描述和界定的,是法国反浪漫派的保守批评家德西雷·尼扎尔。在《关于颓废时期拉丁诗人道德与批评的研究》(1834)一书中,尼扎尔表面上论述的是罗马颓废时期的诗歌,但他批评的实际目标却无疑是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潮。而且,在《1836年的M· 维克多·雨果》一文中,尼扎尔也曾明确谈到这位浪漫主义作家作品中的颓废特征:
在他那里,想象力取代了一切;只有想象力在运思和表演:它是一位统治着不受约束之物的女皇。在他的作品中理性无立足之地。没有实际的或可运用的概念,没有或近乎没有现实生活;没有 哲学 ,没有道德。[1] (P172)
尼扎尔的观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后来者关于颓废的界说。1868年,戈蒂耶在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这部现代颓废派的“圣经”——所写的序言里,对颓废风格做出了更为经典的论述:
被不恰当地称为颓废的风格无非是艺术达到了极端成熟的地步,这种成熟乃老迈文明西斜的太阳所致:一种精细复杂的风格,充满着细微变化和研究探索,不断将言语的边界向后推,借用所有的技术词汇,从所有的色盘中着色并在所有的键盘上获取音符,奋力呈现思想中不可表现、形式轮廓中模糊而难以把捉的东西,凝神谛听以传译出神经官能症的幽微密语,腐朽激情的临终表白,以及正在走向疯狂的强迫症的幻觉。[1] (P176)
在这里,戈蒂耶不仅对艺术中的颓废风格进行了描述和界定,还特别强调了艺术上的颓废风格与文明的过度成熟乃至衰落之间的关系。他已隐约地意识到波德莱尔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崭新的美学元素——即致力于表现意识的幽深、感官的细微、激情的风暴乃至幻觉的错乱颠倒等等——与西方社会和文明的现代 发展 有着密切的关系。
80年代,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作家自觉追随颓废风格,法国诗人魏尔伦的十四行诗《衰竭》(1883) 是这一时期颓废诗歌的代表作。诗人对颓废概念也曾作过一段迷乱而又精彩的描绘:
我喜欢颓废这个词,它闪耀着姹紫澄金的微光。它表达了最高的文明的种种精细思想,它是高超的文学化,是一个可以感受深刻欢乐的灵魂。它摆脱了喷吐的烈焰和熠熠生辉的宝石,使人联想起妓女的胭脂红,想起马戏团的杂耍,想起气喘吁吁的古代斗士,想起野兽的窜跳,想起赛马会上人们消耗的热情,这种热情在渴求自身的迸发,这种负荷把热情消耗殆尽,正如入侵之敌吹响的号角。”[2] (P166)
魏尔伦的概念,更多地着眼于颓废文艺的内容层面。从上述描绘可以见出,颓废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官能快感的耽迷沉沦所产生的令人亢奋、五彩斑斓的样式。或者反过来说,官能快感的耽迷沉沦在世纪末的特殊语境中,被诗人赋予了一种审美化的奇异色彩。
1884年,法国作家于斯曼发表了著名的颓废主义小说《逆流》。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关于颓废趣味和癖好的百科全书”。小说的主人公让·弗洛雷萨·德·艾散特是一位“西方没落的虚构的——神秘的——英雄”。他资质聪敏,但在经过早年的放荡生活之后,却对生活中普通的娱乐失去了兴趣,并和当时由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所主宰的社会格格不入。德·艾散特断定文明的本质就在于永远远离 自然 和现实生活,他受着各种违反自然的、新异的美的吸引,他的想象力和幻觉力发达得近乎病态。基于主人公这种反常的感知模式,书中对种种细节的描绘,充满了各种病态的感官印象的恣意堆砌、交叉和幻化。随着《逆流》的出版,当时法国文坛上的颓废欣快症一时达于极端,一场名为“颓废主义”的文艺运动,以1886年安纳托尔·巴茹创办《颓废者》杂志为标志,在欧洲展开。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与这场颓废主义运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不仅是法国颓废主义思潮传入英国的直接媒介之一,而且是英国颓废主义的最重要代表。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在王尔德周围形成了包括欧内斯特·道森、奥布里·比亚兹莱、阿瑟·西蒙斯、乔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办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索.doc
- 民事再审程序比较分析研究.doc
-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彝族音乐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_0.doc
- 民航旅客运输服务过程中的文化研究.doc
- 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研究.doc
- 民歌《茉莉花》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doc
- 永远的“哈姆莱特”——论一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_0.doc
- 求索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中.doc
-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快速写好汉字已不是梦(节选).doc
-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快速写好汉字已不是梦(节选)_0.doc
- DB22_T2375-2015_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_吉林省.pdf
- DB22_T2314-2015_驾驶室液压翻转与锁止机构技术条件_吉林省.pdf
- DB22_T2372-2015_池塘养殖豫选黄河鲤鱼种技术规范_吉林省.pdf
- DB22_T2382-2015_锦鲤疱疹病毒病防疫技术规范_吉林省.pdf
- DB22_T2380-2015_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_吉林省.pdf
- DB22_T2415-2015_水稻育秧盘播种机质量评价规范_吉林省.pdf
- DB22_T2420-2015_泥炭、基质和土壤调理剂基本物理性质测定_吉林省.pdf
- DB22_T2342-2015_吉黑1号猪配套系_吉林省.pdf
- DB22_T2289-2015_棉花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pdf
- 词汇和语法初三二模考前自查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