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部”源流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走向
“集部”源流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走向
集部源流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走向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在古代图书分类中数量最庞大的一类就是集部。与经、史、子三部典籍的数量自唐初基本稳定不同,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集部典籍数量逐步增多,文体渐次丰富,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溯源集部,探讨集部所关涉的中国古代文学分类走向,对了解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思想有重要价值。
一、先秦两汉文学的发展与诗赋略的出现
先秦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古代经典六经互相包容、渗透,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文体面貌。但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也有文体的潜意识划分。《尚书》素朴地记录了言语、文诰,形成了散文的雏形,在名称上已经有典、谟、训、诰、誓、命等区别;《周礼大祝》有辞、命、诰、会、祷、诔等六辞之说;《诗经》305篇在春秋中期结集时即已按风、雅、颂来分类,其划分依据,除了诗歌内容的不同,还有音乐上的差异,这充分说明《诗经》的编纂者在编选中,已经注意到了各类诗篇的在文体方面的差异。《诗经》十五《国风》的编辑结构,则像史书中的国别体,按地域划分,实际开创了后代按地域划分文化类型的先河。
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衰弱,民生凋敝,朝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等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社会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景象,文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讴歌身遇太平盛世的荣幸: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则因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汉书司马迁传》),而发愤著成了千古名著《史记》。在文体流变史上,汉代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汉代政治统一,朝章礼制完备,刺激了文章写作的繁荣,因而文体的分化也渐趋细密,产生了许多新文体。许多文体的格式、规范,都是在汉代确立下来的:乐府是西汉开始另立一名的,合乐的称为乐府,不合乐的即为诗;汉代五言诗产生并走向成熟,七言诗也开始萌芽;赋又是汉代的代表文学,产生了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等一批名家;史赞创作大为繁荣,其特点为颂体以论辞(《文心雕龙颂赞》),即褒贬人物要用颂的体制、论的言辞。尤其是盛极一时的汉赋,更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而统治者对这一文学样式的喜爱和提倡,更使得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如朱买臣、严助皆以善《楚辞》知名,淮南王刘安被召作《离骚》传,司马相如、枚乘等以赋见幸,于是汉赋遂成为汉代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这些均说明人们对狭义文学的欣赏,在这样的时代文化风气下,文学作品大量出现。
文化学术的繁荣,使得图书日益增多,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但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调集各方面学有专长的人才进行的全面、系统、大规模地整理古代典籍的工作,也是第一次对古代学术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批评和总结。《七略》现在虽然不存,但由于《汉书》中的《艺文志》据其改写而成,所以通过《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我们仍能了解其大致面貌。《汉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将天下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其中文学方面的书籍单独立有诗赋略一类。诗赋略下又分为五种: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充分反映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样貌。诗赋略中著录了屈原、荀子以来至西汉时期的诗歌辞赋作品共106家,1318篇,其中秦代只有秦时杂赋九篇,没有一篇诗歌,而1254篇诗赋都是西汉时期的作品,据此可知西汉文学勃兴的状况。《汉志》承袭《七略》,每一类书籍前撰写了类序,有大类(略)之序和小类之序,介绍某一部类图书的学术源流、特点、得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诗赋略的序文,即以300字的篇幅,历叙赋的名义、春秋时赋诗言志的风尚、此后楚汉贤人失志之赋的兴起、汉赋的得失,以及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的史实,相当于一篇简约的赋发展史。《汉志》之后,类序之体便在目录学中延续下来。《汉志》共著录图书596家,13269篇,其中六艺略103家,3132篇;诸子略189家,4324篇;兵书略53家,790篇;数术略190家,2528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