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什,美国文化的一个异数.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米什,美国文化的一个异数

阿米什,美国文化的一个异数 阿米什,美国文化的一个异数 兰开斯特市的马路,是真正意义上的马路。在这里,冷不丁的就能瞅见清一色的棕色大马,拉着黑色的叫做巴吉的小车,在马路上行驶。驾车人和乘客,都是阿米什人。阿米什人坚守中世纪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令世人好奇。我和从大陆来的教授朋友,对阿米什人不用电的低碳生活尤其感兴趣。      我们来到林肯大街,见到路边有几家明显是阿米什人的房子,院子里有人在活动,便想到他们家里看看。一个大男孩见我们招手,便走了过来。男孩名叫雷蒙,今年15岁,我们问他,可不可以让我们参观他的家。雷蒙转身回到房间里,一会儿出来告诉我们说,我舅舅说了,不可以。尽管如此,这个叫雷蒙的小伙子还是相当乐意与我们攀谈的。      雷蒙说,他正在读7年级,明年就结束学业。阿米什人读书只念到8年级。毕业后回家务农。每个阿米什人都只需接受8年的教育,这在宾州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因为,对于以务农为主的阿米什人,学习农业技术,读8年书,就已经够了。这种教育论文联盟wWw.LWlm.coM制度,堵死阿米什人读大学的路。读书多了,心就容易野。都到大城市当农民工,阿米什文化就毁了。      同行的教授问雷蒙,知道中国吗?知道,知道。有大米。还有呢?知道中国的长城吗?不知道。雷蒙对长城的问题一脸茫然。他对中国的概念,仅仅限于大米而已。显然,学校教的知识很有限。供人参观的阿米什村里面有间学校。墙上的展示柜子里有教材的样板。没有外国历史、地理部分。阿米什人读书不多,虽然生活在信息社会,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还处在农耕时代。      汽车开到阿米什人居住最集中的老费城大道。已是下午时分,我们到一家奶牛场,见到一个阿米什人农场主在用手推的剪草机剪草。我们问,可否卖点牛奶给我们?这个个子瘦高的阿米什人说,不行,只卖批发,不零售。他的两个女儿,大约6、7岁,害羞地依偎在爸爸的大腿上,楚楚动人。阿米什人不让照相,否则,我会照下这张美丽的画面。      阿米什人的交易方式,依旧停留在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状态。而阿米什人的生活形态,则更是因为没有电,而呈现出一副与世隔绝的面貌。凡是跟电扯上边的家用电器,一概没有。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任天堂。他们早婚,当然也跟缺少夜间其它的娱乐活动有关。他们认为,电力以及家用电器,会改变简朴的生活方式,引发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使生活复杂化。增加人的竞争和贪婪的欲望,结果会摧毁整个社区。这些规矩是使阿米什人不被商业社会同化的很有效的手段。      现代文明,经过了从畜力、水力、蒸汽、电力的几个发展阶段,电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然而,阿米什人却拒绝使用电力,也拒绝使用节省劳力的技术。他们藐视一切高科技带来的舒适的生活。也许,工业革命带来的一切生活便利,对他们来说,只是云中月,水中花。阿米什人在美国这个现代文明社会,过着我行我素的中世纪的生活,如鱼得水,谁说不可?      罗慰年:中国最早一批公共关系研究专家,曾就职于广东省委党校,现旅居美国纽约。喜爱研究异域文化,风土人情,倡导世界观,中国观。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