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史精神
试析《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史精神
论文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变 创新 诗史精神
论文摘要:《四库全书总目》站在诗歌史的高度,纵论千余年诗学之演变,继承 中国 传统“变”的 哲学 思想,以“变”来通论诗学 发展 ,揭示出诗学演变的 规律 ,以“变”来强调诗歌的创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重变的诗史精神。
“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易传·系辞下》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这一“变”的基本哲学思想运用到诗学中,就产生中国诗学所特有的诗学思想和诗学精神。《诗经》有正有变,有变风,有变雅。由此而下,“变”在中国文学思想中,成为历代诗学家所关注的话题,成为探求和 总结 中国诗学发展规律的重要概念。
清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时代,也是古典诗歌集成而终结的时代。从清初至《总目》开始编纂的乾隆三十八年这一百多年里,诗学思潮风起云涌,诗学流派层出不穷,诗学主张日新月异。总结与反思百年诗学的历程,宗唐也好,宗宋也罢,清诗的自我风貌已经形成,诗人不再为一主张争执不休,《总目》的编纂正好有了一个对包括清诗史在内的二千余年诗史进行全面总结的机会。《总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担当了诗史总结的责任。
许多人认为《总目》是一部以传统的书目提要为体裁的考证之作,考证固然精深,辨析极其详明,而对其理论色彩则未加观照和分析。《总目》是一部颇有理论色彩的学术史巨著,在其众多的提要中蕴涵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史信息,而其基本的学术思想或称为学术史哲学思想,就是重变。《总目》“经部总叙”开宗明义,就以一个“变”字,概括描述了二千余年中国经学的 历史 流变,在经部《易》类小序中,同样从“变”的角度,将两千多年的易学史精练地概括为“两派六宗”,站在学术史的高度对我国传统的经学史、易学史进行了总结。
对于诗歌史,《总目》更是注重“变”,其以“变”论诗歌演进的论述极其精妙。如论宋诗之变:“盖宋代诗派凡数变。西昆伤于雕琢,一变而为元拓之朴雅。元拓伤于平易,一变而为江西之生新。南渡以后,江西宗派盛极而衰。江湖诸人欲变之,而力不胜。于是仄径旁行,相率而为琐屑寒陋,宋诗于是扫地矣。(杨)载生于诗道弊坏之后,穷极而变,乃复其始。这里指出了宋诗三变:第一变是由西昆体到元拓体,第二变是由元拓体变到江西诗派,第三变是由江西诗派变江湖派。每一次都是宋诗自我革新的需要,是宋诗的创新要求。
清诗在对明诗的反思与批评中发展起来,是在对明诗的反拨和超越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 艺术 风貌的。《总目》不仅指出明诗的弊端,而且将明代诗歌的演进历程精辟地概括为“三变”:
明之诗派,始终三变:洪武开国之初,人心浑朴,一洗元季之绮靡。作者各抒所长,无门户异同之见。永乐以迄弘治,沿三杨台阁之体,务以春容和雅,歌咏太平。其弊也冗杳肤廓,万缘一音,形模徒具,兴象不存。是以正德、嘉靖、隆庆之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崛起于前,李攀龙、王世贞等奋发于后,以复古之说,递相唱和,导天下无读唐以后书。天下响应,文体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夺长沙之坛站。渐久而模拟票(窃,百弊俱生,厌故趋新,别开蹊径。万历以后,公安倡纤诡之音,竟陵标幽冷之趣,么弦侧调,嘈嘴争鸣。桃巧荡乎人心,哀思关乎国运,而明社亦于是乎屋矣。
仅用了二百多字就勾勒出明代二百七十多年诗歌发展的简史,以这“三变”为主线,勾勒出明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三十五年):从洪武初年(1368)到永乐初(1403),这一阶段的诗坛特点是人心浑朴,一洗元季之绮靡。作者各抒所长,无门户异同之见。一变:变为“台阁体”诗。
第二阶段(约一百多年):从永乐初年(1403)到弘治末年(1505),这一阶段统治诗坛的是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其特点是“务以春容和雅,歌咏太平”,其弊端则是“冗沓肤廓,万嚎一音,形模徒具,兴象不存”。二变:变为前、后七子之诗。
第三阶段(约六十六年):从正德(1506)到隆庆末年(1572),正德、嘉靖、隆庆之间的六十多年时间里,主盟诗坛的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他们以复古之说,递相唱和,导天下无读唐以后书,天下响应,文体一新。时间一久,则模拟剿窃,百弊俱生,诗人们于是厌故趋新,别开蹊径,诗坛又发生了变化。三变:变为公安派、竟陵派。
第四阶段(约七十年):从万历(1573)直到明末(164.4),出现了“倡纤诡之音”的公安派和“标幽冷之趣”的竟陵派。
其概括力强,语言表达精练,令人信服。论述一代诗歌的演变是如此,论四代诗歌之演变也是如此,《御定四朝诗》提要云:“唐诗至五代而衰,至宋初而未振。王禹偶初学白居易,如古文之有柳、穆,明而未融;杨亿等倡西昆体,流布一时。欧阳修、梅尧臣始变旧格,苏轼、黄庭坚益出新意,宋诗于时为极盛。南渡以后,《击壤集》一派参错并行,迁流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藏文化浸染下的爱情解读.doc
- 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doc
- 藏族传统题材动画呼之欲出.doc
- 藏族历算文化的科学保护及其课程特色.doc
- 藏族古典文学与藏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_0.doc
- 藏族服饰探究.doc
- 蚌埠涂山庙会“泥娃娃”民俗文化研究.doc
- 融合而非迎合:黑泽明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特征.doc
- 融合传统文化因子,让议论说理充溢中国风_0.doc
- 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_0.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药事管理学药品注册管理课件.ppt VIP
-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课件.ppt VIP
- 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中介新房培训课件内容.ppt VIP
- 2024年重庆渝中区重庆市巴蜀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初升高保送)(详解版).pdf VIP
- 2025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试卷(结构化小组)题型分析.docx VIP
- 药品注册管理课件.ppt VIP
- 击剑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未成年人保护法》课件ppt.pptx VIP
- (高清版)B-T 19363.1-2022 翻译服务 第1部分:笔译服务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