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姆雷特》与《喧嚣与骚动》中不同的延宕内涵
《哈姆雷特》与《喧嚣与骚动》中不同的延宕内涵
《哈姆雷特》与《喧嚣与骚动》中不同的延宕内涵
在复仇中的犹豫和延宕学术界众说纷纭,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学者认为,造成延宕的原因是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节。哈姆雷特的叔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夺走了母亲的爱,而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让他想要独占母亲的爱,所以他要杀死叔父独占母爱,但如果杀死叔父,那么他的行为与叔父就没有什么区别,进而导致了哈姆雷特的延宕。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哈姆雷特本身的性格忧郁,柔弱,在安排戏中戏的时候,哈姆雷特有一段独白:我所看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魔鬼是有着一种本领的;对于柔弱忧郁的灵魂,他最容易发挥他的力量。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这一过程中,哈姆雷特进行了积极的个体价值和宗教价值思考,他的悲壮的结局是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人类寻找出路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或者说,哈姆雷特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进步的殉难者,其意义并不亚于普罗米修斯把火种盗到人间。
在《喧哗与骚动》中,昆丁是福克纳倾力倾诉的对象,因为通过他福克纳更具体地加强了康普生家庭的衰败气氛。也展示了在南方传统文化中成长的知识分子面对新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不满与困惑及其不幸,表达了他对真诚人性的信仰。昆丁出生于一个缺乏爱的家庭,这一切不利于昆丁建立积极和独立的人生观,这就为他悲剧命运寻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找到了外因。而且,昆丁崇拜凯蒂的贞节,在他的眼里,凯蒂不再是一个女人,一个妹妹,而是他的精神母亲,他的理想的象征。在他看来,只要保住凯蒂,保住凯蒂的贞操,就可以保住一切。在昆丁部分也时时可见对钟声的描述,钟音同终,丧钟为他而鸣自然一目了然。而钟声在昆丁听来却并不可怕:钟声顺着阳光,透过稀稀落落、静止不动的小叶子传过来,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福克纳,1984,p114) 从某种意义上说,昆丁是现代的堂吉诃德,但他又是一个被扭曲了的英雄。人出世以后就对之前的状态无法知晓,昆丁在生的世界活得已经够久了,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基本失败,使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不堪一击。笔者认为福克纳是南方文学的魁首,因为他绝不仅仅是一个描绘地方色彩的乡土作家,从情感上讲,作为南方古老世家的子孙,在南方衰败后,昆宁面对着在北方资本主义方式侵入下混乱的新的社会现实,他既不理解也不能适应,却力图维护那一去不返已失去生命力的南方的旧传统。昆宁像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把封建贵族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一样,在这套世系中也把南方贵族描写成了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也展示了南方历史的丑恶。(黄运亭,2011)昆丁美好地把人间追求不到的东西洒向死亡,通过死亡来实现自己对南方的依恋,渴望在死亡的国度里把心爱的一切变成永恒,他书中所发出的痛苦的呐喊引起了人们灵魂的震颤。
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与昆宁的不同延宕结果是基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文价值取向的,二者基于生与死的思索也都是在延宕的过程中完成的,但延宕的内涵和结果各不相同。哈姆雷特的延宕是有意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重要,可人们总从世俗的角度来解释哈姆雷特的复仇和延宕,貌似他是想夺回王位,以牙还牙,若果真是这样,那莎翁在世界文学史上就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了,哈姆雷特延宕后的发疯,忧郁、苦闷、困惑远不是欲揽王权所致,亦非壮志未酬,延宕王子所展开的是对全人类命运的哲学之思,而这也正是他与昆宁延宕最本质的不同所在,处于十字路口的人类是否应该从上帝的怀中挣脱出来,抑或是听从命运摆布,回到上帝的怀抱?昆宁的延宕则是处于过去和现实的夹击之中,几乎病态般地把自己封闭在想入非非的幻想世界里,《喧嚣与骚动》也因此:更有力地揭示了在过去和旧传统控制下的家庭对年轻一代的毁灭性影响。(肖明翰,1992)昆宁(福克纳)对旧南方是爱恨交加,在南方的新变化面前,内心充满了矛盾,这在昆丁看来只能选择死亡;在福克纳看来,则导致了他艺术中的内涵与矛盾感,表达了他对新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困惑,揭示了对人类的命运和同情的主题。本文对于两部著作不同的延宕内涵做了初步探析,笔者坚信,一切问题都是越辩越明的,争鸣商榷有利于共同的进步与提高。不朽的名著一定是内涵深刻,阴郁凝重的,一定要做深刻精确、翔实全面的研究。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