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奥武甫》中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docVIP

《贝奥武甫》中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奥武甫》中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

《贝奥武甫》中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 《贝奥武甫》中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   长篇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是以英语创作的最古老的伟大诗篇,她的创作时间尚无定论,但学界一般认为她创作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全诗共计三千一百八十二行,是最长的一首古英语叙事诗,约占现存盎格鲁-萨克逊诗歌总量的十分之一。与多数古英语诗歌一样,本诗也没有诗名,现在的名字是后人加上去的。本诗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一千九百零四行)描述耶阿特(Geatish)勇士贝奥武甫(Beowulf)飘洋过海,出手相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Hrothgar)铲除为害鹿厅达十二年之久的魔怪格兰德尔(Grendel)母子,从而建功立业,名扬四海的故事;第二部分(第一千九百零五至三千一百零二行)描述老国王贝奥武甫为造福子民,勇斗喷火毒龙,最终在杀死毒龙之后伤重而亡的故事。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中所包含的主题,所描述的行为和所推崇的信念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虽然学者们已经细致挖掘了本诗的内涵,然而诗中出现的为和亲女的席尔白王后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弗雷德里克艾默利(FredericAmory)认为:早期日耳曼人尊重本族妇女的建议和观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们的话语与其说是智慧的,不如说是鼓舞人心的。(1990: 533)艾默利将妇女的角色囿于家庭的范围,未把她们的话语及其向宾客们敬酒的行为看成有任何的政治意义或者有什么耐人寻味的深意,没能意识到为和亲女的女性角色的社会意义,而只是简单地把她们的言谈话语归于家庭主妇们空洞的闲谈。   本文就《贝奥武甫》中席尔白王后的身份背景出发,探究她作为和亲女(peace-weaver)这一角色在盎格鲁-萨克逊英国社会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并揭示其不可避免地遭受悲剧命运的结局。   一   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王后的特殊身份,对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女性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与习俗有所了解是必要的。彼时的英国女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享受与男性一样的经济权利,但男性依然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中占支配地位。为人妻女的英国女性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服从家中男性权威丈夫或父兄的意志是普遍的社会习俗。虽然广大底层非奴隶家庭的盎格鲁-撒克逊女性在婚姻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贵族出身的女性往往遭受很多束缚,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们往往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而这种政治联姻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和部族间矛盾冲突的作用。席尔白王后的婚姻就是政治联盟的结果。   此外,当时的女性是与男性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而且她们也能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酒宴等公开场合,尽管不能畅所欲言,但女性也具有一定的开口说话的权利。   和亲女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婚姻和生儿育女来影响部落间的和平。在一个战争的威胁长期存在的社会当中,和平愿望一定是很强烈的。而和亲女们这种维护和平的使命在无子嗣,或后代夭折的情况下是注定要失败的。此种损失隐藏了双重的悲伤:其一,是母亲对于失去孩子的悲伤;其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和亲女对于自身维护和平使命失败的悲伤。《贝奥武甫》中的席尔白哀伤自己儿子和弟弟的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在其他古英语文学作品中,哀伤的母亲的形象也时有提及,例如:《埃克塞特书》中的The Fortunes of Men提到女人哭泣着,看着她的儿子被烈火吞噬 (Bradley, 2000: 46-7)。   即使在部落内部,如同丈夫有义务上战场,和亲女也有义务维护部族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MarijaneOsborn认为她们尽此义务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妻子的职责就是为众人喜爱,保持魅力,保守秘密,不吝惜马匹和财宝,在丈夫带着随从归来时第一个敬上美酒,最后,在他们共同的家中,为他献言献策。(1988: 298)   二   席尔白的故事是由赫罗斯加国王的吟游诗人在丹麦王庭上讲述的,彼时正逢英雄贝奥武甫对怪兽格兰德尔初战告捷之际。席尔白与弗里西亚国王芬恩的婚姻是一场政治联姻,其目的为了维护弗里西亚人与丹麦人之间的和平。在故事的开头,席尔白的弟弟丹麦某个部落的国王赫纳夫携六十位武士来到弗里西亚国王芬恩的城堡拜访。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东道主弗里西亚人很可能是有预谋地袭击了丹麦人就寝的馆所。一场血战之后,很多武士倒了下来,丹麦人一方席尔白的弟弟赫纳夫,弗里西亚人一方席尔白的儿子双双毙命。在自己家中痛失两位至亲令这位王后悲痛欲绝。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冲突,芬恩国王的军队在此次袭击中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丹麦人一方由于身处异国,环境所限,加之首领赫纳夫战死,一时也难以取胜,双方只好休战。芬恩提出将战死的赫纳夫的爵位归为己有。身处异域,又群龙无首的丹麦武士迫于无奈,只好应允。然而和平是短暂的,原赫纳夫帐下第一大将亨吉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