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人的尊严
做人的尊严
摘 要: 《客人》是法国存在主义小说家加缪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达鲁在与一名阿尔及利亚杀人犯一昼夜的相处过程中,始终用自己人道主义的行为方式及态度对待这名罪犯,使之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达鲁和罪犯都在自己的两难处境中,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进行了自由选择,并承担了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样,他们都成了存在主义的英雄,使人性的尊严在荒谬的宇宙中发出夺目的光辉。
关键词:存在主义;孤独;荒谬;人道主义;自由选择;《客人》;阿尔贝加缪
存在主义是 现代 西方一支重要的 哲学 流派,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传入法国,并在二战前后盛行于法国。当时的人们心中阴云密布,战争、原子弹和席卷欧洲的 经济 危机践踏着人的尊严,人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忧虑、伤感、悲观和绝望。“当孤独的个人面对虚无的人生和荒诞的存在处境时,有没有一种个体主体性,有没有一种敢于独立自为的勇气,一种不畏虚无而绝望反抗的勇气,就是生死攸关的事了”。[1]这样存在主义哲学便成了唯一可以慰籍人们心灵的哲学之光。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唯一能给人以尊严的 理论 ,是唯一不把人还原成东西的理论”。[2]350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 是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从1932年起开始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鼠疫》(1947)、小说《反抗的人》(1951)、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加缪在法国20世纪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多,而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仍然深刻 影响 着一代又一代人。加缪和萨特在二战后的法国被称为“精神领袖”,两人于1943年结识,逐渐成为好友,但是于1946年便开始产生分歧并展开论战,最后 发展 到绝交,加缪后来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存在主义者,这或许是为了和萨特划清界限。虽然加缪和萨特都同时是哲学家和 艺术 家,但若把加缪和萨特放在一起比较,萨特更像是一个哲学家,而加缪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加缪自己也更倾向于做一个艺术家,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都是用文学表达生存哲学的伟大作家。
柳鸣久曾这样写道, “……[面对加缪]这样一个在人类文化史上将永远光华照人的精神现象,该如何进行景仰、观看与审视?正如观察天文与星体时,显微镜无用武之地一样,我们面对着加缪时,某些时髦的工具如叙述学、符号学、文体论、结构主义批评、语言学理论,就显得过于琐细,而难以得心应手了”。[3]99
一、世界是荒谬的,人是孤独的
《客人》是加缪发表于1957年的短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中。小说的题目在法语中是LHte, 这个词同时具有客人或主人两个意思,这就使得小说具有了讽刺意义,体现了世界的荒谬。法国殖民者本来是入侵者,却俨然成了阿尔及利亚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并可以主宰土著人的命运,而土著人却成了“客人”,这本身就是荒谬的。
小说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 包括主人公法裔教师达鲁、宪兵巴尔杜西和一名阿尔及利亚杀人犯。
达鲁的小学校孤零零的位于高原上,而达鲁既是教师,又是校长。故事发生在一场大雪之后,由于天气原因,学生们都没来上学,学校里只有达鲁一个人。天气寒冷,但达鲁的生活是自足并且舒适的,衣食无忧,他的卧室还生着火。因为这个地区今年发生了旱灾,小学校堆放者来自法国的救济粮食,平时达鲁每天分发给学生一些,然后学生们把粮食带回各自的家里。达鲁一个人独处在小学校,凭窗而望。高原是荒凉而贫瘠的,只有岩石,气候严酷,荒芜人烟,但这里是达鲁的出生地,达鲁热爱这里,就像加缪始终热爱阿尔及利亚一样。
达鲁终于看见了宪兵巴尔杜西押着一名阿尔及利亚男子向小学校走来。达鲁和老宪兵巴尔杜西已经认识很久了,但两人却是不同的。他们都面对荒谬的世界,达鲁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他选择了反抗世界的荒谬。他充满激情的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努力去找回人的尊严。“他以他那执拗狭隘而又纯粹、严峻、而又放荡的人道主义,对当代大量的丑行劣迹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4] 而巴尔杜西虽然对一天又一天重复着一种无效又无意义的活动感到厌倦,但他却没有勇气像达鲁那样去抗争,而是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机械而麻木的生活。他虽然没有能够奋起去抗争命运,但他很欣赏达鲁,因为达鲁做到了。
当巴尔杜西和阿尔及利亚人映入达鲁眼帘的时候,他首先关注的是这个阿尔及利亚人。巴尔杜西骑着马,阿尔及利亚人穿着褪色的蓝袍低着头跟在后头,双手还被绑着,绳子的末端拉在巴尔杜西的手里。达鲁从头到脚仔细打量着阿尔及利亚人并陷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