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钱钟书文学作品的变式比喻艺术
浅析钱钟书文学作品的变式比喻艺术
摘 要:钱钟书文学作品中比喻应用是其一大特色,其比喻多属“变式比喻”,并大多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这种比喻对其作品语言风格中起到独特的作用。文章运用修辞学、幽默语言学等有关知识,结合大量例证,对钱钟书作品中变式比喻的类型、构成、特点及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变式比喻 类型 构成 特点 功用
一代语言大师钱钟书对比喻修辞特别的忠爱,无论是对比喻理论的阐幽发微,洞悉烛照,还是实践上的身躬力行,他都作出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成绩。一般修辞书通常依据联系词和喻体是否出现,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这类比喻可称之为“常式比喻”。但在钱钟书作品中却出现许多虚喻、曲喻、博喻、约喻、撇喻、倒喻、分喻等等,这类比喻可称之为“变式比喻”。善用“变式比喻”是钱钟书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下面对其作品中的“变式比喻”的运用作初步论述。
(一)虚喻
也称“抽象式比喻”[1]。其主要特征是喻体是抽象的或不可捉摸的物或理。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以虚喻实、以虚喻虚。传统修辞学大部分认为比喻应是以“具体的”、“熟知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那些“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但钱钟书则一反传统,以抽象之物、之理作喻体。如在《围城》中,把鲍小姐“裸赤”的身体比喻成“真理”或“局部真理”,把许多女人的眼睛比作“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又如在写褚慎明时,作者有趣地写到“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睛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用“绝对观念”来比喻极度睁大的眼睛。再如“假如苏小姐也不跟他讲话,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了”。前三例是以虚喻实,后一例是以虚喻虚,喻体都是抽象的。
钱钟书的虚喻一反人们形成的以具体喻抽象的习惯认识与心理,超越常规,令人耳目一新,读后产生一种浓厚的新奇感。同时,抽象的喻体也给人一种不确定的、缥缈而朦胧的感觉,这种比喻打破了“具体式比喻”单一、封闭的思路,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文学形象的再创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并“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2]。这就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好奇心,通过抽象的喻体激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贮备和艺术感知,透过无形的喻体把握本体之神,显示出钱喻非同一般的高妙之处。
(二)曲喻
曲喻也可说成是比喻的曲折化,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辞格,而是比喻的灵活运用。钱钟书在三十年代就曾提出曲喻之名,他在《谈艺录》中说:“至诗人修辞,奇情幻想,则雪山比象,不妨生长尾牙,满月同面,尽可妆成眉目,英国玄学诗派之曲喻多属此体。”又说:“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羲和敲日玻璃声,日比玻璃,皆光明故,而李长吉笔端,则日似玻璃光,变必具玻璃矣。”[3]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曲喻常从喻体生发开去,进一步发挥想象,写出能进一步丰富本体含义的一连串动作、行为或情状来。如《围城》中“鸿渐气得心头直冒火,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都烧红了”。前半句以“火”喻“气”,习用已久,毫无新意,但后半句由“火”与“气”相似之一端,推及不相似的他端,引出仿佛会把香烟的一头烧红这个夸张性的比喻,使一个已经“老化”的比喻翻出了新意。再如“辛楣向办事人讨过一支毛笔来填写……。这支笔写秃了头,需要蘸的是生发油,不是墨水,辛楣一写一堆墨……”,先用“头秃”喻“笔秃”,再引出“头秃可搽生发油”。钱钟书作品中的曲喻,往往从常中求变,推陈出新,从“一端”推及“他端”,化单一为繁复,较之一般比喻愈显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这同他丰富敏锐的生活感受、广博渊深的学识修养和得心应手的语言功力都有密切关系,更与其富于独创性的想象力密不可分。
(三)博喻
“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又名莎士比亚式比喻。”[4]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理论建构上,钱钟书对“博喻”都反复运用、详加阐释,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重视。其博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一是以一组为基础,由此层层生发式的博喻。如“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该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人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围城》)
二是用一组比喻来说明一个事物。其中有用几个喻体来表现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的。如“李太太跟建候做个眼色,没说什么,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欧美文学中的东方表现手法.doc
- 欲望尘世中一粒尘埃——浅析《兄弟》中李光头形象_0.doc
- 欲望尘世中一粒尘埃——浅析《兄弟》中李光头形象.doc
- 欧阳修《颜跖》的生成背景及文学史价值.doc
- 歌剧电影《奥赛罗》的录音实况.doc
- 正义法的标准和方法_0.doc
- 正在崛起的儿童读物大国.doc
- 正形的标准和方法.doc
- 正形的标准和方法_0.doc
- 正音的标准和方法.doc
- 2026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1轮)基础版第50讲 直线的方程.pptx
- 《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解读及对策.docx
- 二年级数学奇妙的动物世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docx
- 高一美术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思政融合课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咸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温州大学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有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荆州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a4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