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年6月出版了兰翠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该书由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编写而成,被出版社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系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学科通用教材。   全书分三册,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五代宋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各一册。在体例上,每个时代按作者生平先后为序,而不按体裁分列。每个作者有作家简介、作品题目、题解、原文、注释、审美点评。作家简介包括生卒年、名号、仕宦履历、著作等,可以使学生掌握该作家的基本概况。题解对作品的创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作背景、主旨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审美点评从某一个或几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言简意赅的评论。注释追求准确,用语简洁,尽量避免重复。每一段文学史相同的词大多数情况下不重复出注。所选作品采用善本或整理本详细对照、校勘,在作品的后面注明版本出处。   本套教材有几个亮点。   一是篇目选择精当,贴近文学史。   《选读》是配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的,本套教材尽可能全面地体现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仅以元明清分册为例,在选目上体现了中国文学史叙事中心的转移。与很多作品选不选小说或不选戏曲不同,本套教材选择了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小说、戏曲作品。小说选择的是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如劫乌巢孟德烧粮(罗贯中《三国演义》)、景阳冈武松打虎(施耐庵《水浒传》)、唐三藏初试紧箍咒(吴承恩《西游记》)、争闲气雪娥挨打(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周进撞号板(吴敬梓《儒林外史》)、送宫花(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选《阿宝》全文。话本小说则选择了《快嘴李翠莲记》。戏剧作品的选择也紧紧联系其在戏曲史中的地位与舞台现状。元杂剧选择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等人的代表作,南戏选择有词曲之祖之称的高明《琵琶记》中的著名出目。明清两代所选大多是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依然风行的折子,如李开先《宝剑记夜奔》、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李玉《清忠谱闹诏》、洪昇《长生殿惊变》、《长生殿弹词》、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桃花扇沉江》等。元明散曲、明代时调小曲与民歌也选择了少数名篇。这些选目充分体现了通俗文学在元明清成为文学史叙述中心的事实。   元明清时期诗、文、词等正统文体沦为文学史叙述的边缘,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仍然给予诗、文、词相当篇幅的选目,力求反映重要流派、重要作家的艺术特色,体现了正统文学在元明清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影响力的作品选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未收戏曲作品,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出版社,2002年)未收长篇白话小说作品,在作品选中未能体现了文学史叙事中心的转移。   二是实用性强。本套教材切合教学实际,从选目到体例安排等,以方便教学为主。   凡是文学史中提到的某作家有代表性的作品,《选读》均择优选录。有些作家在文学史中没有提到,但是其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在文学发展史上本应有其一席之地,如明代唐寅作为吴中诗人的代表,其诗自然、简单、真切,故而选录其《把酒对月歌》。杨慎的[临江仙]因《三国演义》一书而脍炙人口,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知晓这首词的来历因此选入。在版本的选择上,择其善者,但如所选版本与通行本有差异,则在注释中注出通行本的内容;若通行本广为人知,则适当更换底本的内容,并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如王冕的《墨梅》,所用底本《四库全书》本《竹斋诗集》为个个花开淡墨痕,依民国邵武徐氏本《竹斋诗集》改为朵朵花开淡墨痕。戏曲作品参照了多种版本,如《西厢记》的注释中标明此作参照了《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弘治本、《全元戏曲》本、《暖红室汇刻传剧》本等多种版本,《选读》对有争议的曲文、宾白做了合理的选择。在版面的编排上,戏曲的曲辞与宾白、科(介)均以不同字体、字号加以标明,与底本保持一致。更难得的是曲辞中的衬字,均以小一号字体出现,令曲中的衬字、正字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理解戏曲曲文可加衬字的灵活性文体特征。注释方面,对难字、生僻字加了拼音,对难理解的选文有时几句放在一起进行注释,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三是审美点评令人耳目一新。   审美点评体现了编者对于作品的领悟,注重审美的、感悟式的点评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时对诗中的某几句的写作手法进行点评,如评高适《塞下曲》: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二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极力形容军威之雄壮。有时提纲挈领对人物进行点评,如抓住痴来评论《阿宝》中的孙子楚。有时候也引用前人的精彩论断,如引江盈科《雪涛诗话》评王磐散曲[北中吕朝天子]《咏喇叭》:材料取诸眼前,句调得诸口头。朗诵一过,殊可解颐。 吉光片羽,可以启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