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课件: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要点
知识点回顾 常考点突破 4.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
提示:正常免疫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所必需的,免疫过强或过弱都可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
5.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如: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如: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思考:
1.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中涉及的三类信息分子分别是什么?
提示:激素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为激素,神经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免疫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为淋巴因子。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大小主要由何种离子机制决定?
提示:动作电位的大小主要由神经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决定,静息电位的大小由神经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决定。
3.在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过程中,肾上腺接受的信息分子分别是什么?
提示:神经递质。
构建网络
答案:
1.神经调节 2.激素调节 3.免疫调节 4.反射弧
5.反馈调节 6.体液免疫
7.细胞免疫 8.两重性
(1)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
(2)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
(3)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 减少,使垂体释放的 降低所致。?
知识点回顾—查弱点 找漏洞
错混辨析
请判断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叙述的正误
1.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2013·海南,18B)( × )
提示: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后才能促使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释放神经递质。
2.在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电刺激肌肉,神经纤维处可测量到电位变化。(2013·四川,3C改编)( × )
提示:“神经—肌肉”接点类似突触,因此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刺激神经,肌肉收缩并有电位变化,刺激肌肉,神经纤维处则不会有电位变化。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延伸拓展:
①由典例4可知,小鼠B细胞上有一种物质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后引发了免疫反应。具体是哪种免疫反应?
提示:两种特异性免疫反应都会发生,在本题中侧重体液免疫的分析,原因是题目中就免疫结果来看,两种成分结合出现了沉淀或细胞集团,是典型的体液免疫结果;若结果为“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抗原”,则为细胞免疫。
②如何判断某病原体引起的特异性免疫类型?
提示:根据题目信息所给的关键词和关键图示:若出现效应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等,可判断为细胞免疫。若出现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可判断为体液免疫。若只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因为两种免疫中都有。
③艾滋病病毒只攻击破坏T细胞吗?
提示: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但同时也攻击其他免疫细胞,由于T细胞无论在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中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最终会崩溃,最后因继发感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归纳提升
1.用“联系、整体”的思想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如图)
(3)记忆细胞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基础,二次免疫反应的结构基础是记忆细胞。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具有反应更快、更强烈、抗体产生量更大的特点。如图:
(4)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其中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2.免疫失调与健康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见附表
(2)艾滋病(免疫缺陷病)
①发病原理:HIV是一种RNA病毒,它的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分子,其结构和T细胞上的糖蛋白互补,因此两者结合,病毒得以进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而死于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发病过程:HIV进入T细胞后,有一部分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但有一部分会通过逆转录形成DNA,整合到宿主DNA中,随着DNA的复制和转录,进而会产生大量的HIV,此时,HIV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患病。
(3)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比较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诱发
物质 过敏原(具个体差异) 抗原(不具个体差异) 本质 球蛋白 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ppt
-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do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1-4章)月考试题(有答案).doc
- 高三生命活动调节测试题一轮复习.do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ppt
- 高三政治课件:专题8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ppt
- IT时代办公家具设计新趋势.ppt
- 高三生物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ppt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do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 细胞的增殖.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