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卖炭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话卖炭翁

社會寫實詩人 白居易 白居易的一生 白居易 1 大曆七年(西元772)生於新鄭(河南新鄭)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陜西渭南)。 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 出身薄宦之家,仕進無奧援。 一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 白居易 2 少年時,避亂漂泊於蘇、杭、越中一帶。 青少年,以《賦得古原草送別》在長安嶄露頭角。二十二歲,中進士。 三十五歲參加「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入選,獲命陜西盩厔(ㄓㄡ ㄓˋ)縣尉,後升為翰林學士,官拜左拾遺。 元和元年(西元806)四月,因憤然上書,忤犯憲宗縱容宦官,為執政者所忌。 元和十年,44歲。宰相武元衡遭刺。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忤逆當道,被判違例上疏,並冠以莫須有罪名,貶江州司馬。 元和十三年(西元818)遷忠州刺史。此後明哲保身、隨遇而安,一心皈依佛、道。 長慶元年(西元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官運亨通。 白居易遭羅織的罪由是: 母親看花墜井而死 而白居易作《賞花詩》、《新井詩》,有傷名教 事實是 一、 白母有心疾,因悍妒得之…公隨計宣州 母因憂憤發狂,以葦刀自剄,人救之得免 後遍訪醫藥,或發或瘳 常持二壯婢,厚給衣食,俾扶衛之 一旦稍怠,斃於炊井 二、 《新井詩》是白母死前數年所作;且 白母亡故乃三年前舊事 白居易 4 長慶二年,51歲,為避政爭,自請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 白居易 5 大和元年(827),56歲,改任秘書監,回長安。 大和二年,授部侍郎。 大和三年,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決意引退。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 大和五年,任河南尹。幼子阿崔三歲夭折。 會昌六年(846)75歲,病逝洛陽,以刑部尚書致仕 總說 白居易的行誼 一生行誼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 以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立身行事之指標 「兼濟」--直言極諫,反映民生 「獨善」--自請外放,遠嫌避禍,在詩、酒、歌、禪、遊中自娛 總說 一生盡興的白居易 天生文豪-自幼聰慧,早露鋒芒 為民喉舌-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仁愛蒼生-一本慈悲,大力築堤、疏浚、鑿河 榮辱起伏-從貶遷江州到官運順遂 看淡世事-從汲汲求仕到一心吏隱 歌妓成樂-家妓如織,酒色一身到終老 子女緣薄-唯次女阿羅傳後,金鑾子、阿崔早夭 早年崇道-煉丹砂功敗垂成 晚年向佛-萬事放下,最難家妓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 諷諭 閒適 感傷 雜律 白居易在江州時(44歲),將自己的創作分成諷諭、閒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前三類為古體詩,後一類為近體詩。 四類詩中,白氏較重視諷諭、閒適。 認為諷諭詩反映「兼濟之志」;閒適詩顯示出「獨善之義」;都是他人生目標的直接體現。 感傷詩和雜律詩都是隨興之作。「或誘于一時一物,發於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與元九書》) 曾自行編集詩文,初名《白氏長慶集》,後改為《白氏文集》,共收詩文3800多篇,成七十五卷,抄寫五部,分藏五處。 繼承《詩經》以來的美刺傳統,重視詩歌反映現實社會的作用。 白居易自述詩歌創作原則: 辭質而徑-辭句質樸,表達直率 言直而切-直書其事,切近事理 事核而實-內容真實,有事可徵 體順而肆-文字流暢,易於吟唱《新樂府序》 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積極意義的。對中唐以降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 諷諭詩 閒適詩 感傷詩 雜律詩 白居易的詞 賣炭翁 題解 《舊唐書》:「宮中遣內官買物於市,倚勢強買,人畏而避之,呼為『宮市』。」 所謂「宮市」,就是宦官出宮去長安市集買物資,但是,名義上是購物,「而實奪之」。 「宮市」制度並非始于唐代,但中唐時很盛行,尤其宦官內使氣焰囂張,把它當作一種直接向人民勒索財錢、搶掠貨物的手段。由於事涉皇帝和宦官的利益,所以很少人敢過問。白居易因之寫《賣炭翁》,並標明:「苦宮市也!」 本詩以賣炭翁的遭遇,深刻揭露「宮市」的本質,對專權者掠奪人民的財產給予有力的鞭撻。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前半部,主要講述賣炭翁的身世,和他砍柴、燒炭、賣炭的情景。 詩人簡筆以賣炭翁的外貌特徵-「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突出老人年邁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