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乾嘉时期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繁荣发展
清乾嘉时期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繁荣发展 摘 要:乾嘉时期,清朝对新疆屯垦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快新疆屯垦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是屯垦经济发展较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如大力发展兵屯、民屯等多种形式的屯田,尤其是迁移了大量内地军民前来耕垦。移民屯垦给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汉人、维吾尔人等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局面,促进了乌鲁木齐经济社会的发展,乌鲁木齐的屯垦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成为清代新疆屯垦经济发展的典范
关键词:乾嘉时期;乌鲁木齐;屯垦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52-02
一、清代乌鲁木齐屯垦的环境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是指该时期乌鲁木齐管辖下的迪化、昌吉、呼图壁、玛纳斯、阜康、吉木萨尔、库尔喀喇乌苏和精河等地)的屯田起源于唐,兴盛于清,是清朝前期新疆第二大屯垦基地。尤其是乾嘉时期“重北轻南”战略政策实施以来,乌鲁木齐的屯垦经济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南农北牧”的经济格局,为乌鲁木齐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是乌鲁木齐屯垦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自然环境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适宜农作物耕作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乾嘉时期重点开发的屯垦区域
乌鲁木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当要冲,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天山山脉横亘于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680~920米。乌鲁木齐平原位于北部,有乌鲁木齐河冲积而成,是宽阔的土质平原,也是乌鲁木齐屯垦的重要区域。乌鲁木齐的河流主要是内陆河流,较大的有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白杨河和水磨河,这些大小河流成就了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乌鲁木齐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二)社会环境
清朝高度重视新疆屯垦经济的发展,在经略新疆的过程中,确立了屯垦开发、以边养边的经营策略。建立军府制保障屯垦的发展,同时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全。设置专门的屯垦管理机构、减轻税收,规范和鼓励新疆屯垦经济的发展。清朝积极开发新疆的屯垦经营策略,促进了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不断发展
1.建立军府制,保障屯垦。清朝?y一新疆后实行军府制,军府制是一种军政合一、以军统政的行政管理制度。军府制的实行对于巩固清朝统治地位、稳定边防、建设开发新疆,保障新疆屯垦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府制设立后针对屯田设立了专门管理屯田事务的职位,此外又设立了粮饷、驼马、营务等职管理新疆屯田
2.设置屯垦管理机构,规范屯垦。清代是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最为完备、体系最为健全、绩效最为明显的时期,清朝政府针对新疆屯垦事务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清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规范了屯垦,同时便于准确考量新疆屯垦绩效,为新疆屯垦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有效保障了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快速发展
3.移民实边,发展屯垦。移民实边是清朝开发新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新疆屯垦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乌鲁木齐作为清朝重点移民的地区,大量的内地军民耕垦落户,屯垦粗具规模
清朝统一新疆之初,土地荒芜、耕牧俱废、人口锐减,劳动力匮乏成为阻碍新疆屯垦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清中叶中国人口剧增,中原人地比例极其紧张,“人增其十而田增其五”,沉重的人地压力带来种种社会矛盾,与新疆地广人稀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原人多地少的“压力”和新疆人少地多的“引力”下,清朝政府不断地从中原向新疆输入劳动力,移民开发,扩大屯垦,以边养边。清朝政府这一系列政策制度为乾嘉时期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乌鲁木齐成为新疆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提供了保障
二、乌鲁木齐屯垦经济的效益分析
乾嘉时期乌鲁木齐的屯垦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屯垦经济效益,促进了新疆农业的发展。在屯垦的生产要素土地、人口、生产所需的工具、资金等方面,都体现了乌鲁木齐屯垦在新疆整体地位的提升
(一)屯垦要素及主要作物
1.屯垦要素。可垦土地。传统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新疆的全部土地面积中平原稍多,山地略少,除去戈壁沙漠外,可耕地亩面积约为3亿亩,其中南北疆各占一半[1]。北疆主要屯区有乌鲁木齐、伊犁两地,由迪化州至精河,共34个屯区,皆在乌鲁木齐屯垦范围内,可耕土地由此可见一斑
屯垦人口。劳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由于乌鲁木齐在清朝统一之前属于准噶尔游牧区,没有形成定居形态,而且因战乱和迁移,乌鲁木齐人口稀少。因此,清朝政府内地迁移和本地招募大量流民、移民至乌鲁木齐开展多种形式的屯垦,解决劳动力缺失的问题,至嘉庆十一年(18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