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铜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铜元素 摘要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Cu元素的分析方法。茶叶样品经湿法消化,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Cu的含量。用该方法连续检测了池州市3年内15份茶叶样品中Cu的含量。结果表明:Cu的检出限为0.05 mg/L,线性范围为0~5 mg/L,相关系数R=0.999 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
关键词 茶叶;火焰原子吸收法;铜;检测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39-01
茶叶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但微量元素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2-3]。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显得十分重要。铜既是茶叶的微量元素,又是环境污染元素,是卫生标准重金属检测元素之一,我国茶叶卫生标准为60 mg/kg(规定无公害茶叶60 mg/kg,有机茶30 mg/kg限量标准)[4-6],由于茶园中含重金属铜的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对茶叶铜的吸收累积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及饮用安全。因此,开展茶叶铜的检测及其动态分析,可为提高茶叶品质、降低铜污染提供依据。依据《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3―2003)和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应用WFX-120A原子吸收光谱仪总结了一种茶叶中铜测定的方法,此方法能满足日常检测工作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c试剂
硝酸(50%):准确量取25 mL硝酸于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摇匀备用
铜的标准使用液(100 mg/L):取10.0 mL铜国家标准溶液(1 000 mg/L)至100 mL的容量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国家茶叶标准物质GSB-6:含量为(18.6±0.7)mg/kg
1.2 仪器与设备
WFX-120A原子吸收光谱仪,FA2004N电子天平,高速万能粉碎机,电热板,玻璃器皿(所用玻璃器皿均以50%硝酸浸泡24 h以上,用水反复冲洗)
1.3 试验方法
1.3.1 仪器工作条件。原子化方法:火焰原子化法;火焰类型:空气-乙炔;燃气流量1 600 mL/min;辅助气流量:6 900 mL/min;波长:324.8 nm;PMT电压:348 V;灯电流:3.00 mA,狭缝宽:0.4 nm;燃烧头高度:7.0 mm
1.3.2 样品处理。将茶叶磨碎,过20目分子筛,称取茶叶样品0.5 g于微波高压消解罐中并编号,同时称取国家茶叶标准物质GSB-6质量为0.5 g,向各试样中各加入5 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调节温度至100~120 ℃保持2~3 h,将温度调至150 ℃,待溶液变为淡黄色且无明显残渣存在时(如未消解彻底,继续加入适量硝酸再进行消解),打开盖子,调节电热板温度至180~200 ℃赶酸至冒白烟,盖上盖子30 min,打开盖子赶酸,待残渣呈湿盐状,取下冷却,加入硝酸1 mL溶解、转移、定容至10 mL,干过滤后转入塑料瓶保存,待测
1.3.3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吸取铜的标准使用液0.5、1、3、5 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使得铜的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0.5、1、3、5 mg/L。原子吸收光谱仪开机预热40 min后,按照仪器工作条件测出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3.4 试样测定。取1.3.2中试样,按1.3.3中方法测定各试样吸光度,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并通过标准曲线定量。根据计算公式计算铜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试样中铜的含量(mg/kg);A1―测定用试样中铜的含量(mg/L);A2―试剂空白液中铜的含量(mg/L);V―定容体积(mL);m―试样质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
按1.3.1仪器工作条件测得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表1)。经计算得线性方程:y=0.132 5x+0.01,相关系数为0.999 5
2.2 方法可行性分析
将0.5 g国家茶叶标准物质GSB-6按前述方法处理,经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带入公式和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Cu的含量为结果为18.9 mg/kg,而其实际含量为(18.6±0.7)mg/kg。可见,此方法满足分析的要求。同时还进行了精密度分析。取某一试样0.5 g,5份,按照前述方法分析检测并计算,检出Cu含量分别为13.6、13.6、13.5、13.6、13.7 mg/kg。从结果可以看出,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可见该试验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
2.3 样品分析结果
试样按前述方法处理、分析并计算,每份样品测定3次,取平均值,其结果如表2所示。2014―2016年,池州市15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