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区《赛特阿育》及云南彝区《董永记》.docVIP

贵州彝区《赛特阿育》及云南彝区《董永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彝区《赛特阿育》及云南彝区《董永记》

贵州彝区《赛特阿育》及云南彝区《董永记》   摘 要:彝族自古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不断,并在自己的发展中自觉吸收主流文化充实自己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吸收和充实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对汉文文献中的相关文本的翻译,是其重要途径。贵州彝区的《赛特阿育》与云南彝区的《董永与七仙女》,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关键词:云贵彝区;《赛特阿育》;《董永记》 引 言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古生息于祖国的大西南,在开发和建设祖国的大西南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彝族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一是传承自己先民的文化,二是吸收周边民族文化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其中特别重视吸收主流文化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吸收和充实的过程中,对汉文文献中的相关文本的翻译,是其重要途径。见载于贵州彝区毕摩文献中的《赛特阿育》和云南彝区毕摩文献中的《董永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这两部作品都是以董永行孝为载体,宣传儒家孝道文化,虽然在翻译中为了使本民族的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彝化”,但其主题内容并没有变化。不过,由于云南彝区和贵州彝区,社会发展、文化生态的不同,同样是关于董永行孝的故事,在贵州彝区和云南彝区的翻译文本里,虽然内容主题相同,却反映出贵州彝区和云南彝区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从总体而言,翻译进彝族毕摩经书系统里的董永行孝故事所反映的翻译者的出发点和价值观,与祖国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代精神家园,树立良好家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治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文本概览 (一)贵州彝区的《赛特阿育》 1.策举祖赐子 从前,勤劳善良的赛特董哲安和釜史妮妮夫妇俩住在七里坑地方。哲安己过而立之年却膝下无子。养儿防老、送终是人生大事,夫妇俩为此食寝不安,一天,妮妮对丈夫说:我替人缝补挑花尚有几文积蓄,不如买些祭品去祈求神灵,倘天见可怜,保佑我们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一天,天君策举祖在瞿塔邓宝座上坐立不安,急命杜那沓、恒诺布两使者打探天地间是什么把他惊扰。两使者向策举祖报告说是董哲安夫妇为求子烧油香惊扰了策举祖,举祖命微察鲁特汝下凡到董哲安家投生。当夜,妮妮梦见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正好落入她口中。次年喜得贵子,取名赛特育参 2.三岁丧父 阿育三岁那年,其父哲安不幸身染重病,临死前对妻子说:“看来不能与你共抚娇儿,白头偕老,同享天伦了,只是阿育幼小,养长大尚须时日,难为你一人。寂寞难耐,寻个好人家,改嫁过去,安度后半生吧。”妮妮母子悲痛欲绝,在众乡邻大力相助下,孤儿寡母安葬了董哲安 3.举学维艰 一天,阿育对母亲说:“为人不读书识字,与禽兽无异!”母亲对他说:“你我母子,麻布襟襟尚不蔽体,猪狗之食都不裹腹,哪来钱供你上学啊!”阿育执意要读书,妮妮无奈,含着泪水领阿育到学堂去求先生:“阿育逼着要读书,无钱米供他上学,请先生收下他,我替先生纺线织布效劳,恳求答应!”先生见阿育相貌不凡,答应收下阿育,并免费教他读书,把赛特育参的名字改为赛特阿育 4.神童失母 阿育天资聪颖,又用功努力,学业惊人。先生决意资助盘缠路费,亲自带他去应试。阿育回家告诉母亲,妮妮虽然过意不去,但只得勉强同意 应试结果阿育高中榜首,官府差人往阿育家报喜,第一趟差人告诉喜讯,妮妮不信,第二拨差人敲锣打鼓送来喜报,妮妮高兴过度,一不留神,跨门槛时失足跌死,差人回报噩耗,阿育痛不欲生 5.卖身葬母 失去父母,悲痛归悲痛,及时做道场下葬,才是人子之道,尽孝之举。阿育身无半文,只好到七里坑集市身插草标,自卖本身来葬母。当地富豪色特阿治知道董永卖身葬母后对董永说:“需要的银钱、酒米、猪羊,你尽管取去,但须留下契约字据。” 阿育为母举办七日道场,又将阿治处所得钱买下武采加的一穴地,购得棺木,刨出其父哲安遗骸同母一起安葬。事后一起算来,银钱、酒米、猪羊连同买地、买棺木、做道场,阿育花了阿治三百四十两银子,阿治相让七十,阿育还欠债二百七十两。阿治准许他守满三年孝再前来服劳役还债 6.绿树为媒 三年守孝期满,董永前往阿治家为奴还债,到半路一棵大树下乘凉时,不觉又啼哭起来,再次惊动了策举祖。当策举祖知道哭者是自己派下凡间的微察鲁特汝,即赛特阿育后,命爱女举祖伦霓下凡嫁他三年,助他渡过难关 伦霓来到大树下,把阿育摇醒,对他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有家难回,一个无家可归”,并佯称她三岁丧父母,为嫂子不容,赶出家门,正好同阿育是一对,要阿育收留,娶为妻子。阿育说他身不由己,已卖给别人。娶妻与己无缘;再则,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岂可视为儿戏?坚持不肯。伦霓执意非嫁他不可,略施神通,便让绿树开口说话,既做媒又证婚。阿育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