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败型早籼稻三系不育系吉田A选育经过及繁殖技术.docVIP

野败型早籼稻三系不育系吉田A选育经过及繁殖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败型早籼稻三系不育系吉田A选育经过及繁殖技术

野败型早籼稻三系不育系吉田A选育经过及繁殖技术   摘要 针对广东省早造杂交水稻生产上主要利用籼稻不育系珍汕97A和优ⅠA等育成的杂交稻组合普遍存在的米质差和稻瘟病抗性差等问题,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引自佛山农科所的优质稻种质粳籼89与由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保持系种质五丰B杂交,进而选育三系新保持系和新不育系的育种改良工作,于2009年早造育成了早籼稻新不育系吉田A。阐述了早籼稻新不育系吉田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配合力表现,总结了其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不育系吉田A;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配合力表现;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39-02 Abstract The rices hybridized by Zhenshan 97A and You I A had the character of poor quality and bad blast resistance. Lianshan Zhuang and Yao Autonomous County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developed early indica rice three-line sterile lines Jitian A. This paper described its selective breeding process,characteristics,combining ability and performance,as well as the reproductive technolog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hybrid rice;male sterile lines Jitian A;breeding process;characteristics;combining ability;breeding technology 1 选育经过 2003年早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引自佛山市农科所育成的常规优质水稻品种粳籼89与引自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保持系种质五丰B杂交,2003年晚造种植F1代,2004年早造种植F2世代,选株型优良、分蘖力强、矮秆优良单株23个,2004年晚造种植F3世代,2005年早造及晚造种植F4和F5世代,2005年晚造选早熟、粒形细长F5世代目标单株5个与野败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测交,2006年早造成对种植测交F1及其F6世代,抽穗期通过测交F1每个单株进行花粉育性镜检后,选不育性败育彻底单株继续回交,2006年晚造继续种植回交BC2世代及其F7世代;采用同样方法于2007年完成回交BC3和BC4世代;于2008年完成回交BC5和BC6世代。至2008年晚造回交BC6的不育群?w基本表现整齐一致,2009年早造将来源于1个BC6世代的优良不育系群体(共计5个株系)隔离混繁,并将其初步定名为吉田A(BC7),其对应的保持系初步定名为吉田B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吉田A群体性状整齐一致。植株高70 cm,叶色淡绿,株型集散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叶鞘基部稃尖和柱头均为紫色,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中强,穗直立,穗形较大,穗长22.5 cm,千粒重23.5 g。早造在连山种植,于3月8日播种,播始期为75 d左右,晚造于6月25日播种,播始期为60 d左右,比优IA早熟1 d。主茎叶片数为14.5叶 2.2 育性表现 吉田A不育系稳定,不育性好,在选育回交过程中,从BC2世代开始镜检,该不育系花粉不育度达99.7%以上,花药形状为水浸状,花药颜色为乳白色,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2010年9月24日,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对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水稻籼型不育系吉田A进行现场鉴定。共考查1 000株群体,群体表现整齐一致,不育株率100%。从1 000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单株穗镜检花粉育性,花粉不育度100%,以典败为主;随机抽取100个单株套袋穗考种,自交结实率0.013% 2.3 开花习性 在未喷九二○的晴天调查,柱头外露率为70%左右,晴天始花时间为9:00―10:00,约11:30盛花,开花相对集中,阴雨天延后 2.4 抗性表现 2009年晚造和2010年早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稻稻瘟病重发病区进行自然诱发鉴定,2009年晚造,吉田A叶瘟发病率(为褐点型病斑,未见典型病斑)0.13%,病情指数0.03,穗颈瘟发病率为0。对照优IA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