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小辑
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小辑 陕西省青年文学奖的设立,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提出的“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11月30日收到有效稿件300余部,随后由11位评委进行初评,选出19部作品进入公示及网络投票环节,最后组织全国15位著名评论家、作家等进行终评,终评意见结合网络投票产生了最终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贡 献 奖:柳必成
贡献提名奖:(空缺)
小 说 奖:陈 仓
小说提名奖:范墩子
散 文 奖:程 川
散文提名奖:刘国欣
诗 歌 奖:子 非
诗歌提名奖:杨 康
评 论 奖:王可田
评论提名??:宋宁刚
校园文学奖:高 璨
校园文学提名奖:宋阿曼
网络文学奖:张炜炜
网络文学提名奖:(空缺)
贡献奖得主:柳必成
授奖词:
在诗歌写作日益喧闹的当下,他的诗歌恬静、悠远、朴素而又沉稳,秉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在二十多年的诗歌守望中,他洞察世事,积沙成山,展现出一个成熟诗人独特的诗歌美学。更难能可贵的是,出于对文学理想的坚守与热爱,他以不求回报的开阔胸襟,竭尽所能地支持陕西青年文学事业发展,令人感动与敬重。鉴于此,特授予柳必成先生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贡献奖
受奖词:
十分感谢把陕西青年文学奖这个奖颁发给我。今天,我得以与陕西文学界各位名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诗人朋友们共聚一堂,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将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诗歌是我一生最早的梦,也是我一生最美的梦。我知道,诗歌没有回报,更不可能带来荣华富贵。我有我的职业,不需要诗歌来维持日常生活,我的诗歌写作没有包袱。当然,我不知道诗歌会把我带到哪里,但诗歌写作给我一份特别的愉悦,更使我得以与这个时代一批精神“贵族”站在一起,这种非凡的荣耀只有诗歌能给我。说到底,我只是中国诗歌的一名骨灰级粉丝,诗歌总是在至高处照耀,以它穿越的光芒,引领着我的精神生活。经由诗歌产生的聚合力,我得以与一批最优秀的诗人保持着长期的友谊,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我将倍加珍惜
需要说明的是,比起在座的一些朋友,我为诗歌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如果说有一点特别之处,很可能就在于:我比别人更能体会到诗歌事业的艰辛。我知道,许多诗人――甚至是很优秀的诗人,他们一直过着与其贡献极不相称的物质生活,而他们对诗歌的那一份执着和付出,常常让我为之动容。来日方长,我愿将这个特别的奖项,视为对我诗歌创作的一次肯定,鞭策我更加为诗歌事业尽心尽力
尊敬的平凹主席,各位评委,诗人朋友们,再过几天,2017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在新的时代,让我们携手,给予陕西诗歌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让更多的青年诗人,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谢谢各位!
贡献奖提名奖:(空缺)
开奖嘉宾:雷涛(左一) 颁奖嘉宾:高建群(左二)吴克敬(右一)
小说奖得主:陈仓
授奖词:
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诗性语言和时代痛点,叙述简洁有力,直达本质的深刻,同时又超脱悲苦,脉脉含情。短篇小说《从前有座庙》讲述的是一个新闻化的故事,却折射出哲学般的光芒。在这里,苦与乐,悲与喜,善与恶,彼岸与尘落杂糅交汇,迸发出强大的张力,意味深长,令人掩卷沉思,具有很强的阅读吸引力。鉴于此,特授予陈仓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小说奖
受奖词:
虽然是春天了,还是下了最后一场雪。邮递员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踏着厚厚的积雪停在了门前。那时我正坐在窗口迷茫地望着天空,在心里反复问自己:走?还是不走?邮递员说,陈仓在哪里?我说,有我的信吗?邮递员说,是汇款单。我接过来一看,是延河杂志社寄来的稿费,不多也不少,一百八十块。当我拿着这张汇款单的时候,关于走不走的问题在我的心中立即就有了答案。从邮局取完钱回来我就开始收拾行李,无非一床被子,几件衣服,还有一些书。我就是用这笔稿费做为盘缠,第二天买了一张离开丹凤县城的车票
其实这是一次为了文学理想的出发,没有想到从那天一走,竟然一口气走了整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我去过很多地方,西安,广州,北京,即使目前长久地留在了上海,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依然是咱们陕西的一个浪子,准确地说是咱们陕西的一个儿子。不仅因为我户口与档案关系还在陕西,而且我妈我后妈我哥以及其他好多亲人死了的都埋在陕西,包括年近八旬的老父亲这些在世的依然活在陕西。我除了不在陕西吃饭不在陕西睡觉而已,其他各各方面我都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我从不忘记在简历中标出我是陕西人,我总以自己是陕西人感到自豪,因为陕西不仅有十三朝古都,而且有贾平凹陈忠实路遥这些文学大师。但是有点让人伤感的是,这么多年,上海把我当成陕西人,而陕西把我当成上海人,这么推来推去搞得我像是一个没有奶吃的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