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诊断学简答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1诊断学简答题创新

二、简答题 1、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咯出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2、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实验室检查鉴别要点: TB:增加、增加、增加;CB:正常、增加、明显增加;CB/TB:15%~20%;30%~40%;60%;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消失;ALT、AST:正常、明显增高、可增高;ALP:正常、增高、明显增高;GGT:正常、增高、明显增高;PT:正常、延长、延长;对VitK反应:无、差、好;胆固醇:正常、轻度增加或降低、明显增加;血浆蛋白:正常、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正常 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鉴别要点:病因: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②后天获得行溶血性贫血大量红细胞破坏,UCB合成;各种肝细胞严重损伤的疾病,肝细胞损伤导致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能力降低;肝内性: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和肝内胆汁淤积,肝外性: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蛔虫病等阻塞引起;临床表现: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不伴皮肤瘙痒,其他则为原发疾病的表现,急性溶血性反应、发热寒战、呕吐、腰痛、不同程度贫血等;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伴轻度皮肤瘙痒,其他则为肝原发疾病的表现,如疲乏、食欲下降,严重有出血倾向、腹水、昏迷等;皮肤呈暗黄色,完全梗阻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伴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甚至为白陶土色; 实验室检查:TB↑UCB↑CB正常,尿胆原↑,但无胆红素;STB、CB、UCB↑,黄疸型肝炎时CBUCB;CB↑STB↑尿胆红素试验阳性。 3、漏出液及渗出液鉴别要点: 病因: 非炎症性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颜色:淡黄色、浆液性;不定,血性,脓性或乳糜性;透明度:清晰透明或微混;混浊;比密:1.0181.018;凝固性:不易凝固、易凝固;pH:7.4、6.8;蛋白质定量(g/L):25、30;葡萄糖定量 (mmol/L):与血糖相近、低于血糖水平;LDH:200IU、200IU;细胞计数: 100×106 /L、500×106 /L;黏蛋白定性:阴性、阳性;有核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偶见间皮细胞,单个核细胞50%;炎症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学检测:阴性;可找到病原菌;积液/血清总蛋白:0.5;0.5;积液/血清LDH:0.6;0.6;常见疾病:充血性心衰,肝硬化和肾炎伴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等。 4、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开始部位: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从眼睑、颜面开始延及全身;发展快慢:发展较缓慢;发展常迅速;水肿性质: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软而移动性大;伴随病症:伴有心功能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等;伴有其它肾脏病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 Ⅰ、Ⅱ型肾小管酸中毒鉴别: 指标:血浆pH:↓、↓;血浆CO2CP:↓、↓;尿pH:6.0,晨尿7.0、6.0,晨尿5.5;尿糖及尿氨基酸定性:均为(-)、均为(+);NH4Cl负荷试验:尿pH5.5、尿pH 6.0;尿HCO3-部分排泄率:5%、15%。 、病理性肾蛋白尿: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②肾小管性蛋白尿:炎性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③混合型蛋白尿:同时受损,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④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⑤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⑥假性蛋白尿:尿中混有大量血、脓、粘液等成分,常见于肾以下泌尿道疾病。 、尿蛋白产生机制: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选择性蛋白尿 -清蛋白为主;非选择性蛋白尿;②近曲小管功能障碍重吸收障碍;③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增加,滤过大于重吸收;④肾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分泌的T-H糖蛋白增加 9、血尿的伴随症状的重要意义①伴肾绞痛是肾、输尿管结石的特征②血尿伴膀胱刺激症提示泌尿感染③血尿伴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④血尿伴肾肿块可见于肿瘤和先天性多囊肾⑤血尿伴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病和感染性疾病⑥血尿伴乳糜尿者见于丝虫病、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