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综合训练 举例: 平衡木上玩球: 平衡木上静立传接球; 行进传接球; 运球行进(大笼球)…… 浪桥移物: 感统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辅具: 教学过程: 1.名称(时间) 具体目标 活动方法 2. 五、感知觉训练方法 ——神经平衡疗法(物理疗法) (一)物理治疗 1.含义 广义:指通过光、声、电等因素对动作有障碍的人进行的康复训练 ,以达到其生活的功能 。 狭义:指通过徒手操作,利用特定的手法,为动作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身体动作的康复。 2.学校物理治疗的对象 脑瘫、发育迟缓、自闭症、唐氏、情绪障碍、智力障碍等所有具有动作发育障碍的儿童、少年。 (二)动作发展的基本原理 1.中枢神经对动作的控制区 脊髓反射:ATNR反射 脑干反射:累了会自动变化姿势 大脑皮质反射:伸手拿杯子 2.拮抗肌 颈部伸直肌——弯曲肌 躯干 伸直肌:背肌——弯曲肌:腹肌 上肢 伸直:肱三头肌——弯曲:肱二头肌 骨盆(髋关节) 伸直:臀肌——弯曲:髂腰肌 膝关节 伸直:股四头肌——弯曲:膝屈曲肌 踝关节 伸直:腓肠肌、比目鱼肌——弯曲:胫前肌 3.肌张力 动作发展的顺序: 头尾原则:抬头-手支撑-翻身-坐-爬-跪-站-走-跳 头颈 →肩 →躯干、手臂 → 骨盆、手 → 下肢、手指 动作发展的方向: 近远原则:头颈(近端) → 手、脚(远程),躯干中心(近端)→ 肢体两侧(远程) 整分原则:大而整体动作 →细微且协调动作 各发展阶段能力成熟的步骤: 抗地心伸直控制 → 屈曲控制 → 侧弯控制 →旋转控制 4. 儿童动作的发展(0-6岁) (二)动作训练评估表 现有能力评估 动作发展训练阶段(学习区) 障碍类型 障碍部位 异常肌张力分布 相关感官能力 主要问题 训练方案 (三)训练辅具 (四)动作设计 1.头颈伸直、弯曲 2.躯干伸直、弯曲 3.上肢伸直、弯曲 4.骨盆伸直、弯曲 5.下肢伸直、弯曲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5岁组: 1、画一张缺腿人的画; 2、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块纸叠两次,成一三角形。 3、给下列单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 4、描一个正方形。 5、辨认两张画片的同异。 6、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正方形。 8岁组 1、从一张标准词汇表上给八个单词下定义:桔子、稻草、顶上等。 2、尽可能回忆一个简单故事的内容。 3、发现故事表述上的荒唐、不合理。如一个人得了感冒,第一次使他一命呜呼,第二次很快好了。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举例 3.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台湾郑信雄教授(1985)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在综合艾尔斯多个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王玉凤、任桂英等教授进行了修订。 该量表适用6-11岁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的评定。 得分越高,发展水平越高。 总分50为正常; 低于40分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 低于30分有严重感觉统合失调。 4.动作训练评估表 (二)拟定感知觉训练方案 1.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训练目标 2.拟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三)设计训练活动 (四)安排训练场地,实施训练活动 四、感知觉训练方法——感觉统合 (一)感觉统合 脑对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 低位统合:脑干、小脑对各感觉信息的初步分析与,涉及各感觉系统间以及感觉系统与动作的协调与统合。如注意力集中、视听整合、手眼协调、姿势控制等。 高位统合:大脑皮质及皮层下神经结构进行的认知、言语、情绪及记忆等心理活动与低位感觉信息的整合,属感知统合。如注意力调控、动作企划、概括推理等能力。 (二)感觉统合的脑机制 (三)感觉统合不良的原因 1.妊娠期、围产期脑损伤 2.剖腹产 (1)酸中毒: 自然分娩时,受产道掠夺,胎儿呼吸道液体的1/3-2/3被挤出,为出生后的气体交换做好铺垫,使新生儿肺功能能力提高,获氧能力较好。 (2)机能失调: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在产道完成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等一系列动作,先后对头颈、胸腹及躯体各部分进行长时间、有节奏、大强度的挤压刺激,各种外周感知和运动器官、中枢系统等都得以启动和激活。 3.早期爬行能力不足 爬行在儿童发育早期持续时间较长,从7-8个月开始会爬,到2岁左右能较好的地协调行走,儿童的活动主要通过爬行来实现。 爬行是儿童各种感觉器官、躯体运动器官间同时或相继协调配合的整体性、综合性活动,对儿童基本的感知-运动发展,认知、言语等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婴幼儿期的高级智力活动。 4.家庭教育不当 居家物理环境的限制; 家庭成员关系不和; 同伴交往匮乏; 家长教育观不当:不适教养方式、隔代教养、儿童发育水平认识不足 防御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