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药理学重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交大药理学重点创新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学科。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ADME,包括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另一方面应用药动学原理研究药物的速率过程。4、药物(drugs):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化学物质。5、首关消除(First-Pass Effect,首关效应):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使经过肝脏灭活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现象。6、半衰期(Half-Life,t1/2=0.693/k)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7、生物利用度(F):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包括绝对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静脉注射)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制剂/标准制剂)。8、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所需的体液容积。9、曲线下容积(AUC):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其大小反应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10、肝肠循环:部分药物经肝脏转化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到胆汁内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的循环称肝肠循环。?11、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12、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13、效能: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效能)。?14、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等效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15、半数致死量(L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16、治疗指数: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LD50:半数致死量??ED50:半数有效量?)17、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包括毒副作用。18、副作用: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起亚效应就成为副反应(也称副作用)。?19、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时发生的危害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22、受体脱敏: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23、受体增敏: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造成。?24、耐受性:为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增加药剂量可回复反应,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度降低,也称抗药性。?依赖性:之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27、抗生素:是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28、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29、抑菌药: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30、杀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40、最低抑菌浓度(MIC):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41、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42、化疗指数(CI):常以LD50/ED50或LD5/ED95来表示,是评价化疗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43、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44、首次接触效应: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第二部分、代表药(↑:兴奋;↓:抑制)胆碱能神经:(1)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2)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骨骼肌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