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要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PDF

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要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要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艾 斯 卡 尔 纳 曼 教 育 最 新 特 岗 教 师 资 料 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要 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 1.如何理解从小学到中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跳跃,我们站在了人生的一个崭新的起 点上?(如何理解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 答: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迎来全新的学习生活: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新的集体。进入中学后,有很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好奇,令我们欣喜。初中生活是我们人 生发展中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转折,是放飞梦想的起点。 2.从小学升入初中,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或者说有什么不同?) 答:科目多、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老师讲的少,以学生自学为主;知识广泛,信 息容量大。 3.你觉得你在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良习惯? 答:﹙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还较强;﹙2 ﹚上课不能 集中精力听讲;﹙3﹚作业不能按时完成;﹙4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等。 4.升入中学,你身边的人对你有什么看法和要求? (你知道你的父母、老师和社会对你有着 怎样的新期待吗?或: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面对这些新的期待?) 答:⑴ (分别陈述父母、老师和社会对自己的新期待)如①父母对我的新期待是:希望 我更懂事、学习自觉性更高。②老师对我的新期待是:希望我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努力 提高学习成绩。③社会对我的新期待是:希望我扎实打好基础,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多做贡 献。 (2)对于这些新期待,我的看法是:①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美好的未来,每个人的自 我期待中都包含着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生活的希冀。②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种期待。③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 实际出发,确定个人的成长目标。 ⑶面对新的期待,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制定新的规划:①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的理想 前进。②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生存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 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原因常见的有哪些? 答:(1)家庭经济贫困;(2)父母有重男轻女思想;(3)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让子女辍学 务工、务农、经商;(4)部分学生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懒惰成性家长失望和学生厌学,中 途辍学;(5)个别学校对违纪学生没有尽到教育职责变相开除学生。 6.为什么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权(读书、学习的权利与机会)? 答:(1)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 女读书也不容易。因此,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2)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 务,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7.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答: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8.什么是受教育权?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 52 第 页 共 页 艾 斯 卡 尔 纳 曼 教 育 最 新 特 岗 教 师 资 料 答:﹙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 助的权利。 ﹙2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为什么说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答: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对公 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0. 当受教育权被侵犯了怎么办? 答:A、诉讼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B、非诉讼方式(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向教育行 政管理部门反映寻求解决;向妇联反映情况寻求解决;向村委会或居委会反映情况寻求解 决。) 11. 如何适应中学的新生活,新学习(新环境)? 答:①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发现生活、学习中的乐趣。②主动热情,与同学积极 交往,建立融洽的关系。③要有团结合作精神,要乐于助人,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