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的认识
汕尾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涉海性与实用性较强和多元复合性的特点。本文还针对当前汕尾滨海旅游业的实际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指出了研究和开发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还介绍了两个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旅游景点,同时提出开发利用滨海民俗文化资源必须做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综述 汕尾市位于粤东沿海,是新兴的滨海城市,1988年在原海丰县汕尾镇“依港立市”;下辖“一市、两县、三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和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华侨管理区。全市人口约302万人,有福佬、客家和疍民三大民系,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福佬话,约占总人口的82%,其次为客家话,约占16%;东北、西北部主要为客家话方言区,中部至沿海地带为福佬话方言区(有形成粤方言岛的深海渔民群体)。沿海岸线长302公里(不含岛岸线),占全省海岸线的9%。广东著名的汕尾港陆域是市、区两级政府所在地和旅游目的地。 在汕尾濒临的南海碣石湾和红海湾上, 93个海岛星罗棋布,沿岸有12个渔港或渔业港区,3个海湖。水产资源丰富,有龙虾、鲍鱼、石斑、海胆(石针)、海鳗、带鱼和“虾姑”等等。海水养殖业有一定规模。海水晒盐的生产历史悠久。传统捕捞作业主要在湾外的汕头渔场、甲子渔场和汕尾渔场。 汕尾不但有丰富的滨海自然资源,而且具有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源。早在新石器时代,文身断发的百越族先民就在这荒凉的海岸线上采集、渔猎,繁衍生息,过着原始的生活,留下了“埔上墩”、“东坑”、“沙坑”等遗址及文物。秦皇汉武,征服百越,传播中原文化,惠及四海。自“汉武帝时分诸郡,於是始立县曰海丰”以降,海洋渔业文化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南宋偏安,帝昺南逃,文天祥抗元,在甲子、碣石、金厢海滩、长沙湾丽江埔、海城和后门渔港等沿海地带留下了“龙石”、“方饭亭”、“北帝居”等多处遗迹和流传于民间的口头史事传说。“蛮、蛋杂居”的“蛋户”,生于江河,“居于舟楫”,随潮来往于海湾沿岸,捕鱼为生,留下了田墘外湖的“明?蛋家灰沙亭墓”,在品清湖畔“蛋户入盐籍”和待渡山下“顺济宫”(甲子天后宫)的历史事实。为抗击倭寇入侵,明洪武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394—1395年)设置了碣石、捷胜、甲子等卫所城,附籍军户十居其五。这是古海丰沿海港口形成的基础和滨海民俗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原民俗文化在沿海卫所扩布的主要时期。万历十七年(1589年),“漳(州)潮(州)人”也陆续迁入。迨清至民国,大量的人口迁入沿海主要港口,如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汕尾埠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已是“舟揖云屯、商旅雨集” 的港口,这是清初开海禁后,渔业资源得到了繁殖,生产恢复、发展而促进了港口繁荣的结果。如今,生活在传统与现代并存模式中、懂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汕尾民众早已整装待发,准备起航,祈望在一帆风顺中再创辉煌。 汕尾人民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汕尾滨海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还突出了涉海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同时,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以渔为主,亦农亦商,福佬民系为主,疍民民系等为次的多元复合性特点。秦、汉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果隋(陏)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明代风俗具有“居民土著淳厚,备俭勤以自衣食,未尝商贾远地,无绮丽杂好盅其心,故重去其乡土,即技艺亦寡专习”的特质和“其嫁娶槟榔牲币为礼,病后医药而信巫鬼,丧用乐”的习俗。古代的民俗事象有的被历史淘汰,有的变异后仍为今天的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在民间信仰方面,由于涉海行业具有“行船跑马三分命”的高风险特点,沿海民众养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较强的禁忌习俗,因而虔诚崇拜海神、水神或有关的神祇,如水仙爷、北帝玄武、妈祖、观音娘娘等,以满足祈福寿、求财丁和保平安的精神需求,达到潜意识中的心理平衡。尤其是妈祖崇拜,南宋以降,香火旺盛,一百多座妈祖庙(宫)分布在沿海岸边、渔港、岛屿和河流地带。此外,与渔业生产相关的造船业、盐业、水产品加工和贸易也有崇拜的神祇,如鲁班爷、太阳公、关帝爷(君)等等。一年四季,除传统节庆外,几乎月月有“神生”,四时有民间“理事会”组织的庙会。而“神生”演戏使全国稀有剧种海陆丰地方戏——“正字”、“白字”和“西秦”得以生存并代代传承至今。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是沿海民众尤其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海洋民族”——疍民的家乡。疍家先民可能在“火历”的时间隧道中,文身断发,从陆地到河流再到大海;在“咸水钱泼上脸,有(啊)赚无(啊)存”的营生环境中,自强不息、耕海牧鱼,过着“叶舟为宅水为居”的生活,也许我们在南岛海域漂流的“摩根族”中可窥见他们过去的身影和古老的典型海洋民族习俗。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