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答有门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解答有门道 正确使用熟语,此考点重点考查成语,同时包括对惯用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内容的考查。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此考点往往被设置为表达题的首先考查对象。有的题型单纯考查熟语的使用情况,有的题型把实词、虚词和熟语放在一起考查。 【典题例析】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用在此处适用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用在此处适用恰当。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用在此处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用在此处适用对象错了。 答案:B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所给的四个句子,只有D项中的成语使用恰当。A项,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用在此处与语意正好相反,应改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意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这里与“立体报纸”这一对象搭配不当。C项,渐入佳境: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在句中运用不当。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答案:D 【解答指导】 正确使用成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辨三忌”: 一、辨源流,忌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准确把握和理解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如2012年高考辽宁卷第13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在四个选项中,A项中的“方寸之地”,出自《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原指很小的地方,用来指人的心。很明显用在此处适用错了对象。即使按字面意思理解,语句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也并非“小”。而其它三项的使用均符合文中语意,因此此题答案为A。 二、辨语境,忌近义误用。 语境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义,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切忌一些近义成语使用不当,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出现逻辑错误。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要求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要解答此题,就要结合语境对近义词语进行认真辨析,如果单纯凭借以往的印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