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doc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
毛宾尧,黄涛,应忠追,李新春,司全明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踝关节置换前后的X线片评价。[方法]提出术前和术后的踝关节正侧位片的X线片评价要点进行分析,根据X线影像确定术前的切骨部位、植骨和固定方法,明确了假体的正确位置和位置异常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踝关节不稳定、半脱位、胫骨基板倾斜、边缘载荷和影像学松动等。[结果]43例随访2年~8年4个月,平均5年5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标准和作者评价方法进行分析.freelent∥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otal ankle replacement.[Method]According to anteriorposterior and lateral Xray films of ankle joint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the level of osteotomy and method of bone grafting ed and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and its plication ent onths onths. RI检查常列为不宜或禁忌。因此,熟知X线评价在置换前和置换后的意义显然格外重要[1,2]。Kofoed认为,正像髋、膝关节置换的X线检查一样,是检验和评价术者是否正确完成手术的主要手段,是评价术后疗效与现有症状关系的最客观佐证[2]。
自1997年10月~2006年4月,作者对43例踝关节病进行了人工踝关节置换,从初期至采用作者推荐的X线评价方法,无一失误。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踝)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8~64岁,平均49.5岁。43例中骨关节炎22例,其中16例可追问至多年前有踝部外伤史,和距骨体顶部局限性缺血坏死和踝关节炎2~3年2踝。创伤性关节炎21例中包括胫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切除后行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融合2年1例。所有患者,踝关节疼痛、跛行,多数非甾体类镇痛药物难以缓解;踝关节距下关节融合后步行僵硬、足疼要求置换治疗1例。
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均按X线评价方法施行。
2 X线评价方法和处理
2.1 置换前踝关节的X线评价和处理
正确的踝关节正、侧位片是进行X线评价的基础。
2.1.1 将踝关节X线图1A简化成图1B示意图分析,正位图:胫骨关节面上画AB线,与内踝内缘线作交点(B’),其下划定的范围为胫骨关节面切除线。侧位图恰为CD线,应与AB线(面)相合。此AB和CD线的设定其下应予切除,(1)必须切除胫骨远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能切到其穹顶上,裸露点状出血[2];(2)此切骨线须与胫骨纵轴相垂直;(3)不损伤内踝和外踝的强度;(4)切骨线应在最高的软骨下骨水平线,尽可能少切骨,尽可能多保留胫骨远端致密应力骨小梁段及其强度[2]。
2.1.2 距骨切骨线的划定
2.1.2.1 PQ线为距骨纵轴线 在侧位片上按距骨前下、后下设N点和O点,获NO线;于距骨头的前上设M点,经M向后作与NO平行线,在距骨体后上边缘获交点L,显示ML线。至此,在ML线行与NO线间作出中分线PQ线。PQ线是穿径距骨头、颈和体部纵轴线,且将距骨分成上、中、下1/3。
2.1.2.2 距骨可切除部分 原则上距骨体的上1/3是可以切除的,是安装距骨假体的切除极限。如距骨顶部有局限性缺血坏死(限在1/3),切 除该部,假体仍然可以植骨安装。作者经治2例(踝)系切除距骨体顶部1.2 cm(1/3高)厚度,植入适量自体骨按置距骨假体,术后随访4年8个月、5年9个月效果依然良好。
2.1.2.3 一般毋需作上述大量切骨处理,要求尽可能保留较多距骨体顶部,其正确的切骨线(面)应在正位图中的EF线和侧位图中的GH线,该2条线就在距骨体顶部的关节球面软骨和软骨下4~5 mm,沿EF和GH线两端作与距骨内、外侧关节软骨下骨切除线正位图EI和FJ线,与侧位图GK和HL线,这4条线划定了内外两侧和前后方应切骨的范围。同时表明了保留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的安排,也维护了距骨的供血的顺应性,避免因距骨笼罩在过深的假体内而出现供血障碍[3]。
需强调距骨体顶部的正常切骨厚度为5~7 mm,大约是距骨的1/4高度。如果切骨厚度超过10~12 mm,须于距骨假体顶部植入少许颗粒骨,术后推迟患足完全落地负重时间(3周以上)[1,2]。对于距骨体因多种原因引起发育不良(图2),即使距骨切骨再少已无法正确安置假体并使之稳定。因此,必须行结构性植骨,并将假体的矢向舵板在槽内深插至下半距骨体内,而不宜穿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