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势语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辅助作用.docVIP

浅谈身势语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辅助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势语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大中城市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启蒙教育,农村真正担当起英语教学任务的英语专业教师比较缺乏,所开设的英语课既不正规,又不被重视,致使刚入门的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都不准确,这为后面进入高年级学习带来了麻烦。升入农村中学的学生,都是经过多次被城里重点和非重点中学录取后剩下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英语知识十分贫乏,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有限,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中学教学设备陈旧且不齐全。在农村中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分的教学现象。这种歧视性的教学安排,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使许多学困生和特殊生大量聚集在班,导致的结果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难,要提高教学质量更难。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学设备落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用英语讲课,营造英语交际的情景仍按教单词、讲语法、翻译课文的老路走Come here”“Go away!”“It is OK”“I forgot”“Wait a second”“Very good”等之意,简洁明了。在学单词run时,一个跑步动作让学生一看就懂;教swim时做出游泳动作;学ok做拇指向上的动作;教behind时,直接站到学生后面或者门后面,意思一看就理解了……这些都使学生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 语音语调,语言的灵魂。 语言的语音语调,就好比人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少了语音语调,语言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正是有了语音语调,语言的美才能表现出来。 讲课时,教师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会使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觉得易学易懂。同时,教师的声音也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委婉地轻声纠正;学生回答问题语塞时,给予轻声提示;学生取得进步时,提高音量,给予鼓励等,这些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鼓励,刺激他们主动学习。教师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变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有优美的声音,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身势语主要应用在课堂中的下列步骤: ① 辅助课堂话语 在对学生传达指令、组织活动或提出反馈时使用。如点头、摇头,抬眉、瞪眼等。 ② 辅助课堂知识讲解 避免用晦涩的词汇,使知识传受更加形象生动。如各种手势、动作。 ③ 辅助情景创设、安排任务 用较为夸张的身势语使其生动明了。如夸张的表情、眼神及肢体语言。 ④ 参与学生活动 适当运用,帮助延续话题、鼓励交流等。如眼神、抚摩、耸肩等。 这些也是英语课堂的主要构成,身势语的灵活运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Ⅳ 总结 芬·安格斯 说“肢体语言一旦缺失,那样人就不会成为正常人。”在学校教育中,身势语对于学生促进学生的性格培养起积极作用。老师正确有益的身势语的影响不仅会表现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且还会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2]He Guangkeng(1999) The Basi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Ji Nan [3]身势语能指的扩张 谭武英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4]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 [5]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nd ed.). Newbery Award Recors. Samovar, L., et al. 1989. [6]Emoticons: The expansion of body language signifier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关孜慧. 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功能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8]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J].外语学,2005(2). 1

文档评论(0)

mtyi2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